“前功尽灭”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以前取得的功劳全部丢失。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西周策》,其典故背景如下:
在战国末年,秦国的大将白起率领军队准备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当时,纵横家苏厉为了阻止白起的进攻,游说周郝王。苏厉对周郝王说,白起如果攻打大梁,周王朝将会面临极大的危险。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楚国名将养由基百发百中,但只要一箭不中,前功就尽弃了。苏厉建议白起称病不出征,以避免前功尽弃的风险。白起没有理会苏厉的劝告,继续进行兼并战争,最终导致前功尽灭。
这个故事反映了在战争和政治斗争中,任何一次失败都可能使之前的努力和成就化为乌有,因此成语“前功尽灭”常用来形容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前功尽灭——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前功尽灭”源于我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它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也揭示了战略决策失误的严重后果。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成语的由来。
成语“前功尽灭”最早见于西汉文学家刘向所著的《战国策·西周策》。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国为了统一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
当时,秦昭王派左庶长白起为大将,率兵攻打韩国。韩国一面抵抗,一面向魏国求救。魏国害怕秦国,更怕白起,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白起大败韩国军队,夺去了很多城池。
秦国趁昏君楚襄王当政的机会,攻下了楚国的京城。接着,秦军又在山西上党地区的长平大败赵军。白起移兵魏国,包围了魏国京城大梁。魏王生气地对大臣们说:“当初秦军攻打韩国时,我们理应出兵抗秦,但你们认为秦军是虎狼之师,不敢与之对抗。现在倒好,我们的邻国韩赵都为秦国所败。如今秦军兵临城下,我们连求救的地方都没有了,这该如何是好?”
一位大臣马上说:“前任六国宰相苏秦的弟弟苏厉现在大梁,或许他有退秦军的良策。”魏王召见苏厉,询问退兵之策。苏厉说:“秦国这次发兵是来者不善,他们早就有灭掉六国的打算,事情确实很难办。不过,我愿意去见周天子,也许周天子能阻止秦国继续用兵。”
苏厉马不停蹄赶到周天子住的洛邑,对周赧王说:“秦国近年来太嚣张跋扈了。现在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占楚国,又……”周赧王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导致苏厉的求援失败。
最终,秦国在白起的带领下,成功统一了六国。而“前功尽灭”这个成语,也就由此而来,用来形容由于战略失误或决策不当,导致之前的努力和成果全部付诸东流。
成语“前功尽灭”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有远见卓识,善于分析形势,制定合理的战略。同时,也要具备坚定的意志和毅力,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轻言放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前功尽灭”的悲剧重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前功尽灭”这个成语来警示自己。比如,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如果因为一时的失误或懈怠,导致之前的努力和成果付诸东流,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警惕,努力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