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肩接踵》的典故,摩肩接踵——成语的由来与故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20:47:14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摩肩接踵》的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一》,原文是:“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这段话形象地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华景象。其中“摩肩接踵”一词,用来形容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的场面。

后来,“摩肩接踵”这个词被广泛用来形容人多拥挤,熙熙攘攘的场面。例如,在节假日的旅游景点,或者大型集会活动中,人们常常会形容现场是“摩肩接踵”。这个词也常常被用来形容市场繁荣,生意兴隆的情景。

摩肩接踵——成语的由来与故事

成语“摩肩接踵”源于古代,用以形容人群拥挤、密集的场景。这个成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背后还蕴含着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

成语“摩肩接踵”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战国策·齐策一》中的描述:“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这里的“摩肩”指的是肩膀相互接触,“接踵”则是指脚跟紧挨着脚跟。这样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临淄城(今山东省淄博市)街道上人流如织、熙熙攘攘的景象。

关于“摩肩接踵”的成语故事,最为人熟知的版本与春秋时期的齐国名臣晏婴有关。晏婴身材矮小,但才智过人,曾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婴出使楚国时,楚王为了羞辱他,故意不开大门,而是让晏婴从小门进入。晏婴机智地回应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我是出使楚国,请问楚国是个狗国吗?”楚王听后,只好大开城门迎接晏婴。

晏婴进入楚国后,楚王又问他:“你们齐国难道没人了吗?怎么派你这么个矮小的人来呢?”晏婴回答说:“我们齐国首都临淄有三百条街道,人多得把衣袖一展开就把太阳都遮蔽了,挥洒的汗如同下雨一般,走在路上要肩靠着肩,脚碰着脚,怎么没有人呢?”晏婴的回答既机智又幽默,让楚王无言以对。

晏婴的这段回答后来被后人提炼成了成语“摩肩接踵”,用以形容人群拥挤、密集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汉语中常用的成语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摩肩接踵”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场合的人流密集,如节日庆典、庙会、商场等。例如:“春节期间,各大商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此外,这个成语还可以比喻事物接连不断地出现,如:“最近,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可谓是‘摩肩接踵’。”

总的来说,“摩肩接踵”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热闹、繁华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它不仅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成语“摩肩接踵”源于古代,经过时间的沉淀,已成为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人群拥挤的场景,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运用这个成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