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肤落毛》的典故,附肤落毛——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16:54:17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附肤落毛》是一个典故,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这个典故描述了秦国大夫百里奚在晋国被俘虏后,为了逃避追捕,割掉自己的胡须和头发,装成乞丐的样子,最终成功逃脱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人在危急时刻采取的极端手段,或者形容人在困境中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

具体来说,典故中的“附肤落毛”指的是百里奚割掉自己的胡须和头发,这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外貌,以便在人群中不被认出。这种做法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因为胡须和头发在古代被视为男子气概和尊严的象征。百里奚的这种做法,展现了他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的精神。

这个典故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也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毅力。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面临困境时,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轻易放弃。

附肤落毛——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附肤落毛”源于中国古代,其背后蕴含着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赋闲无正事可干,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

成语起源

“附肤落毛”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晋代范亨的《燕书》。据《燕书》记载,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贾坚的射箭高手。他的箭术高超,被誉为“附肤落毛”。这个成语就是从他的射箭技艺中演变而来的。

故事背景

当时,晋朝的烈祖听说贾坚的箭术非凡,便想亲自考验他。于是,烈祖让人牵来一头牛,放在百步之外,让贾坚射箭。贾坚自信满满,表示年轻时可能射不中,但现在年纪大了,箭术更加精湛,定能一箭中的。

射箭过程

贾坚第一箭射出,刚好擦过牛背,附肤而过。第二箭则贴着牛肚皮飞过,落毛而止。这两箭都展现了他高超的箭术。贾坚并未因此而满足,他深知自己还有更高的境界等待突破。

最后一箭

贾坚深吸一口气,瞄准牛心,一箭射出。这一箭正中牛心,牛应声倒地。烈祖见状,不禁大笑,称赞贾坚的箭术真是“附肤落毛”,形容他的箭术既精准又巧妙。

成语寓意

“附肤落毛”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人赋闲无正事可干。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益求精,追求更高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价值。

成语影响

“附肤落毛”这个成语在后世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人无所事事、懒散的代名词。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不要虚度光阴。

成语“附肤落毛”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要不断追求卓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以此为鉴,不断进取,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