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庚呼癸》的典故,呼庚呼癸——源于春秋的隐语传奇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7 10:34:05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呼庚呼癸》是一个典故,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原文是:“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山甫维东,楀维御,其车既载。四牡骙骙,騑騑骖骖。维此仲山甫,举彼楀子。维彼不顺,是征是行。维此不顺,是敷是骐。不曰利,不曰义,不曰建,不曰复。未曰戒,未曰诺,无逾我宅,无折我树。维此不顺,是伐是遑。既立之监,或辰不掩。人亦有言,进退维谷。维此圣人,胡不时出?维此愚人,胡不适时?史官有言,臣之贪禄,不遑避难,不畏天怒。胡不遑命,胡不遑命?”

这个典故描述的是周幽王时期,政治腐败,国势衰微,民众生活困苦。诗中通过描述百川沸腾、山冢崩塌等自然现象,隐喻国家的混乱和动荡。诗人表达了对这种混乱局面和那些贪图禄位、不顾国家百姓疾苦的官员的强烈不满。

“呼庚呼癸”这个词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人们呼喊救助的声音,或者形容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情景。这个典故提醒人们要警惕政治腐败,关注民生,追求公平正义。

呼庚呼癸——源于春秋的隐语传奇

成语“呼庚呼癸”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小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军事中的智慧,也体现了语言在特定情境下的巧妙运用。

一、成语的起源

“呼庚呼癸”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哀公十三年》。当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国大夫申叔仪因军粮不足,向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氏借粮。由于直接请求借粮显得过于直接,申叔仪便采用了隐语的方式。

二、隐语的运用

申叔仪在请求时,并没有直接说出“借粮”二字,而是说:“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这里的“庚癸”是天干的第七位和第十位,在古代常被用作军粮的隐语。公孙有山氏听后,明白申叔仪的意图,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三、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庚呼癸”这个成语逐渐从军事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向他人借钱时的隐语。在古代,由于社会等级森严,直接向他人借钱可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呼庚呼癸”这样的隐语便应运而生。

四、成语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呼庚呼癸”通常用作宾语,表示向人借钱。例如:“最近手头紧,得呼庚呼癸一番。”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急需用钱,急需向他人求助的情景。

五、成语的启示

从“呼庚呼癸”这个成语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首先,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下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其次,智慧地运用语言,可以避免尴尬和冲突,使沟通更加顺畅。

成语“呼庚呼癸”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四个字,但它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和演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也能从中汲取智慧,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