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一语,源自《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如下:“吾歌可夫?吾歌,可夫?吾歌乎?吾歌可夫?”这段文字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对时局的感叹。孔子的歌唱,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认为他的政治主张和道德理念在当时并不被认可,因此感叹自己的不合时宜。
后来,“不合时宜”一语便被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言论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潮流不相符,显得格格不入。它常用来形容那些超前的思想、创新的行为或者不受欢迎的观点,因为它们与当时的价值观、社会规范或主流思想相冲突。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不合潮流、不被理解的孤独英雄或理想主义者。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面对社会的压力和嘲笑,也不愿妥协。这样的形象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因为他们代表了对于理想和真理的追求,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也不放弃。
总之,“不合时宜”一语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现象,它提醒我们,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真理和正义。
不合时宜的成语典故
成语“不合时宜”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与当时的时代潮流不相符合,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成语典故的来源
关于“不合时宜”的典故,最早见于《汉书·哀帝纪》。故事的主人公是汉哀帝刘欣,他在位期间,国家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当时,有一位名叫夏贺良的待诏官,他向汉哀帝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谬的建议。
夏贺良的建议与汉哀帝的反应
夏贺良认为,汉朝的历法已经衰落,应当重新接受天命。他建议汉哀帝改变年号,增益漏刻,以此来延年益寿,生养皇子,平息灾祸。汉哀帝听信了夏贺良的建议,于是在建平二年六月,改建平三年为太初元年,改帝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并将计时的漏上的刻度从一百度改为一百二十度。
朝政的干预与夏贺良的失败
改变年号和帝号并没有给汉哀帝带来预期的效果,他依然疾病缠身。夏贺良等人试图趁机干预朝政,但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汉哀帝也意识到夏贺良等人的建议并没有应验,于是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行了调查,最终发现他们是一伙骗子。
不合时宜的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合时宜”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警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如果一味地追求过时的观念,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
成语的演变与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合时宜”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个广泛应用的词汇。它不仅用来形容人的思想、行为,还可以用来形容事物、政策等。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用它来批评那些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的现象。
总之,“不合时宜”这个成语典故,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现实,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当以此为鉴,不断更新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