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盖弥彰》的典故,欲盖弥彰——成语的由来与寓意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09:54:49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欲盖弥彰》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想要掩盖事实真相,结果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欲盖而彰,彰而盖”。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掩盖事实,反而使得事实更加明显。

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晋国的军队在战争中失败,晋国的君主晋景公非常生气,想要追究责任。他下令调查战争失败的原因,结果发现是晋国的将领赵盾的过失导致的。

赵盾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失,便向晋景公报告说,战争失败是因为楚国的军队太强大了,晋国的军队无法抵挡。晋景公听后,非常生气,认为赵盾是在推卸责任。于是,晋景公决定严惩赵盾。

赵盾知道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于是决定逃亡。他在逃亡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叫做屠岸贾的人。屠岸贾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告诉赵盾说,想要掩盖事实真相,反而会暴露得更加明显。赵盾听后,决定不再掩盖自己的过失,而是向晋景公承认错误。晋景公听后,原谅了赵盾,并且让他继续担任晋国的将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掩盖事实真相,反而会暴露得更加明显。只有承认错误,才能得到别人的原谅。

欲盖弥彰——成语的由来与寓意

欲盖弥彰,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它告诉我们,有时候试图掩盖真相,反而会使得真相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这个成语的由来和寓意。

成语的出处

欲盖弥彰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七年》。原文是:“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这里的“盖”指的是遮掩,“弥”表示更加,“彰”则是指明显。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些人想要追求名声却得不到,有些人想要掩盖真相却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以此来惩戒那些不义的行为。

成语的典故

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齐国的大夫崔杼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他迷恋上了棠公的妻子棠姜,不顾道德伦理,娶其为妻。齐庄公也喜欢棠姜,两人私通。崔杼得知后,设计陷害齐庄公,最终将他杀死,立景公为君,自己成为丞相。

齐国负责撰写国史的史官正直无私,他不顾崔杼的威胁,据实记载了崔杼弑君的事实。崔杼恼羞成怒,先后杀害了两位史官,但第三位史官仍然坚持原则,继续记录真相。崔杼最终意识到,无论他如何掩盖,真相都无法被完全抹去,反而使得他的罪行更加明显。

成语的寓意

欲盖弥彰这个成语寓意深刻,它告诉我们几个道理:

真相是无法被完全掩盖的,试图掩盖真相只会使得真相更加明显。

诚实和正直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坚持真理,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面对错误和罪行,应该勇于承认和改正,而不是试图掩盖。

成语的用法

他试图掩盖自己的错误,结果却欲盖弥彰,让所有人都看出了他的虚伪。

面对舆论的压力,他们试图通过封锁消息来欲盖弥彰,但效果适得其反。

他的谎言已经漏洞百出,再怎么欲盖弥彰,也无法改变事实真相。

欲盖弥彰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勇于面对真相,坚持诚实和正直,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