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扬自得》的典故出自《史记·管晏列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得意忘形的样子,出自《史记·管晏列传》中齐景公对晏子的评价:“扬扬自得,无所不能。”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形容人得意忘形、骄傲自满的样子。
扬扬自得的由来与演变
“扬扬自得”这个成语,源自《史记·管晏列传》,用以形容人得意洋洋、心情愉悦的样子。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成语“扬扬自得”最早见于《史记·管晏列传》中的描述:“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这里的“意气扬扬”便是“扬扬自得”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扬扬自得”这一成语逐渐演变,其含义也更为丰富。在古代,它多用于形容官员得意洋洋、自鸣得意的样子。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里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便是对官员得意洋洋的生动描绘。
在现代汉语中,“扬扬自得”一词的用法更加广泛。它可以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功、实现目标后的喜悦心情,也可以用来形容人过于自信、骄傲自满的态度。如:“他考试得了满分,扬扬自得地炫耀自己的成绩。”这里的“扬扬自得”便是指他过于自信、骄傲自满的态度。
关于“扬扬自得”的故事,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相传,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乘车外出,他的车夫在车上挥动鞭子策马而行,意气扬扬,甚为自得。车夫的妻子瞧见后回家劝车夫不要那样扬扬自得、仗势自侍。车夫第二天就立即更正自己的态度,晏婴认为他是可塑之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谦虚谨慎,不要过于得意忘形。
成语“扬扬自得”寓意着人们在取得成功、实现目标后,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过于得意忘形。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不要因为自己的得意而忽视他人的努力。
总之,“扬扬自得”这个成语,既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具有现实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个成语,既能够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又能够提醒他人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