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
据《战国策·齐策三》记载,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叫孟尝君的贵族,他手下有一个门客叫冯谖。冯谖为人聪明,但家境贫寒,于是投奔孟尝君,成为他的门客。孟尝君对他很器重,委以重任。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谖去薛地收债。冯谖到了薛地后,发现那里的百姓生活困苦,无法按时还债。于是,他决定采取“急功近利”的策略,将债务一笔勾销,换取百姓的支持。他告诉百姓,这是孟尝君的恩赐,希望他们能够支持孟尝君。这样一来,冯谖不仅赢得了百姓的感激,也使孟尝君在薛地赢得了人心。
冯谖的这种做法却引起了孟尝君的疑虑。他担心冯谖这样做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于是派人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冯谖的“急功近利”策略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孟尝君因此对他更加信任。
后来,孟尝君因为政治斗争被罢官,流亡到薛地。在那里,他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得以东山再起。这都得益于冯谖当年的“急功近利”策略。
这个故事并没有被后人当作“急功近利”的正面例子,而是被当作一个警示,提醒人们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和道德准则。因此,“急功近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急于求成、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的人。
急功近利的由来与影响
急功近利,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用以形容那些急于求成、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的人。这一成语的由来,与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董仲舒有关。
董仲舒的学术成就与遭遇
董仲舒,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以通晓《公羊春秋》而闻名。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因此声名远扬,当时的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他的学术成就并未能让他免于政治斗争的漩涡。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背景
在汉武帝时期,朝廷长期对外用兵,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导致赋役日益苛重,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一主张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
董仲舒的排挤与困境
董仲舒的才华和直言不讳引起了其他官员的嫉妒和排挤。后来,他因提出“灾乱说”而被诬陷有颠覆国家的意图,差点被处死。汉武帝念及旧情,亲自出面赦免了他。但不久后,汉武帝听从丞相公孙弘的建议,将董仲舒派往胶西,担任胶西王国相。
公孙弘的嫉妒与阴谋
公孙弘与董仲舒同为儒学经师,但公孙弘擅长逢迎附和,深得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丞相。他一直嫉妒董仲舒的才华,这次找到了机会,希望通过举荐董仲舒到胶西,达到铲除他的目的。胶西王依仗自己是汉武帝的兄长,骄横暴戾,之前派去的国相都被他以各种罪名斩杀。
董仲舒的坚韧与幸运
幸运的是,因为董仲舒的声名与才学,胶西王并没有杀他,反而十分敬重他。这个故事传为佳话,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急于求成、只顾眼前利益的人,称之为“急功近利”。
急功近利的影响与反思
急功近利的行为往往会导致短期内的成果,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因为忽视了长远规划和基础建设,导致最终失败。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国家建设,都需要坚持长期主义,脚踏实地,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急功近利这一成语,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反思。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时刻警惕这种心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在长远的发展中取得真正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