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貌取人》的典故,以貌取人的起源与典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1 12:15:31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以貌取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只根据一个人的外貌来判断他的品质和能力,这是一种肤浅和不公正的看法。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故事中,孔子有一个名叫宰予的学生,他外表英俊,但性格轻浮,常常言行不一。孔子开始时对宰予的才华和外表都颇为欣赏,但后来发现他言而无信,常常欺骗别人。孔子因此感叹道:“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因为相信了宰予的话而对他产生了误解,也因为被宰予的外表所迷惑而对他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后来,孔子又遇到了一个名叫子羽的学生,他外表丑陋,但性格诚实,言行一致。孔子因此感叹道:“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因为相信了子羽的话而对他产生了正确的判断,也因为看到了子羽的内心品质而对他产生了正确的评价。通过这两个学生的例子,孔子告诉我们,不能只根据一个人的外貌来判断他的品质和能力,而应该更加注重一个人的言行和内心品质。

因此,“以貌取人”这个成语就告诉我们,不能只看一个人的外表,而应该更加注重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

以貌取人的起源与典故

以貌取人,这一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于外貌与内在品质关系的深刻思考。

典故背景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的弟子中,有两位因外貌和才能的不同,引发了孔子关于以貌取人的深刻反思。这两位弟子分别是澹台灭明(字子羽)和宰予。

澹台灭明的故事

澹台灭明,字子羽,是孔子的一位弟子,他外貌丑陋,但才华横溢。孔子最初对他并不看好,认为他资质低下。子羽在离开孔子后,通过自学成才,最终成为了一位有名的学者。他的成就让孔子深感自责,认为自己的以貌取人导致了对他才能的忽视。

宰予的故事

宰予,外貌英俊,能言善辩,孔子最初对他印象很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发现宰予言行不一,不孝敬父母,且十分懒惰。最终,宰予因参与作乱而被杀。孔子对此感慨万分,认为自己的以言取人同样导致了对他品质的误判。

孔子的反思与启示

孔子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时,提出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的观点。这一观点强调了不能仅凭外貌或言语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和才能,而应该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人。

以貌取人的影响与反思

以貌取人这一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普遍存在,不仅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影响了人才的选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以貌取人的弊端,开始更加重视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

以貌取人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虽然以貌取人的现象有所减少,但仍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从孔子的典故中汲取智慧,避免以貌取人,以更加公正、客观的态度去评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