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驼就石》的典故,悬驼就石的由来与寓意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1 17:49:27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悬驼就石》的典故出自《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传》,主要描述了东汉末年文学家祢衡的故事。祢衡因才华出众,被当时的一些权贵所看重,但他性格高傲,不随俗流,因此也招来了不少麻烦。

在这个典故中,祢衡被邀请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一块石头,被认为是吉祥物。宾客们纷纷向石头行礼,表示敬意。祢衡却拒绝行礼,反而用绳子将石头悬挂起来,并说:“吾宁吊(悬挂)此石,不能下拜!”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宁愿悬挂这块石头,也不愿意向它下拜。这表现了祢衡的个性高傲,不随波逐流。

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人性格高傲,不随俗流,或者用来比喻不愿意屈服于权贵和世俗压力。

悬驼就石的由来与寓意

成语“悬驼就石”源于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由于方法不当而导致费力不讨好的情形。

故事背景

在古代,有一位农夫得到了一匹死去的骆驼。他想要剥掉骆驼的皮,但发现手中的刀刃不够锋利。于是,农夫决定去楼上磨刀。楼上的窗户边恰好有一块磨刀石。

愚笨的做法

为了方便磨刀,农夫并没有将磨刀石搬到楼下,而是决定将死骆驼吊起来,让骆驼的皮紧贴着磨刀石,以此来磨利刀刃。于是,农夫开始了他的“悬驼就石”行动。他一会儿上楼磨刀,一会儿下楼剥皮,如此往返,费时费力。

寓意深刻

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成语“悬驼就石”,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不顾实际情况,采取不切实际的方法,结果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唐代释道世的《法苑珠林》卷六六,其中记载了这个寓言故事。成语“悬驼就石”由此而来,成为汉语中一个富有寓意的成语。

成语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悬驼就石”来形容那些做事不切实际、方法不当的人。这个成语既可以作为谓语,也可以作为定语,用于描述那些愚蠢、不理智的行为。

近义词与反义词

与“悬驼就石”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削足适履”,都表示做事不切实际。而与之相反的成语有“回天乏术”,表示无法挽回的局面。

成语接龙

“悬驼就石”的接龙可以是“石沉大海”,形成“悬驼就石,石沉大海”的成语接龙。这样的接龙不仅展示了成语的趣味性,也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成语“悬驼就石”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但它所蕴含的哲理却十分深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引以为戒,避免在处理问题时采取不切实际的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