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放厥词》的典故,成语典故——《大放厥词》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31 17:45:57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大放厥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某人夸夸其谈,言过其实。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中的一则故事。

故事讲述了齐国的大夫梁丘据和陈文子(即陈无宇)在齐景公面前讨论国家大事。梁丘据夸夸其谈,言过其实,陈文子则指出他的话是“大放厥词”,意思是说他的话言过其实,没有根据。最终,齐景公采纳了陈文子的建议,而梁丘据则被罢免了职务。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某人夸夸其谈,言过其实,没有根据。

成语典故——《大放厥词》的由来与演变

成语“大放厥词”源于中国古代,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成语的起源、演变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一、成语的起源

“大放厥词”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祭柳子厚文》。其中,“厥”字意为“其”,而“词”则指文辞或言辞。原意是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韩愈在文中用“玉佩琼琚,大放厥词”来形容柳宗元的文采,赞美其文笔优美,辞藻华丽。

二、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放厥词”这一成语的含义发生了演变。在宋代,随着文学观念的变化,这一成语逐渐带有贬义色彩。人们开始用它来形容那些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人。到了明清时期,这一成语的含义进一步固化,多用来指那些大发议论、言辞浮夸的人。

三、成语的典故

关于“大放厥词”的典故,主要来源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故事。柳宗元,字子厚,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自幼聪颖,才华横溢,被誉为“文章巨匠”。在政治上,柳宗元却屡遭挫折,多次被贬。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据《新唐书·柳宗元传》记载,柳宗元在贬谪期间,曾创作了一篇名为《祭柳子厚文》的文章,用以祭奠自己的好友。在文中,韩愈用“玉佩琼琚,大放厥词”来形容柳宗元的文采,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

四、成语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1. 在事实面前,有的人还在那里大放厥词,试图误导公众。

2. 那些政客们在大选期间大放厥词,承诺了无数美好的未来,但最终却未能兑现。

3. 在未清楚事情真相之前,凭着一孔之见大放厥词,常会臆测错误的。

成语“大放厥词”从最初的赞美之词,到后来的贬义用法,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这一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了解这一成语的由来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和成语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