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陇望蜀》的典故,得陇望蜀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8 09:25:28 浏览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得陇望蜀》是一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成语的原意是比喻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具体的故事背景是: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为了平定天下,派遣大将岑彭征讨蜀地的割据势力。岑彭领兵出征,一路攻城略地,顺利地占领了陇西(今甘肃一带)。岑彭并不满足于此,他的目光又转向了蜀地,希望继续扩大战果,进一步征服蜀地。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的人,他们永远不会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总是渴望得到更多。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用来批评那些过分贪婪、不知足的人。

得陇望蜀的由来与演变

“得陇望蜀”这一成语,源自东汉时期的历史故事,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这一成语的由来,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

刘秀的军事行动与成语的诞生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在统一中原的过程中,刘秀面临着诸多割据势力的挑战。其中,陇西的隗嚣和蜀地的公孙述是刘秀统一大业中的两大障碍。建武八年(公元32年),刘秀决定亲自率军西征,以平定陇西和蜀地。

在刘秀的军事行动中,岑彭等将领发挥了重要作用。岑彭在攻克天水后,将隗嚣围困在西城。此时,刘秀因其他事务需要返回洛阳,临行前给岑彭留下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这句话成为了“得陇望蜀”成语的由来。

成语的演变与寓意

“得陇望蜀”最初是刘秀对岑彭的期望,希望他能继续扩大战果,统一全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的人。

在《后汉书·岑彭传》中,成语“得陇望蜀”被用来形容岑彭的贪心:“每一发兵,头须为白。”这里的“得陇望蜀”已经不再是刘秀的期望,而是对岑彭贪心的批判。

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得陇望蜀”这一成语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曾用“得陇望蜀”来形容刘备的野心:“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这里的“得陇望蜀”既是对刘备的评价,也是对成语的进一步诠释。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也曾用“得陇望蜀”来形容自己的贪心:“我若得了这东西,便要得陇望蜀了。”这里的“得陇望蜀”则是对贾宝玉性格的刻画。

成语的启示与反思

“得陇望蜀”这一成语,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述,更是对人性的一种反思。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要懂得知足,不要贪得无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以此为鉴,珍惜已经拥有的,不要过分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

同时,“得陇望蜀”也启示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成语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了解这些成语的由来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