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生忘死》的典故,舍生忘死的由来与传承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7 19:02:59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舍生忘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不顾个人安危,为了某种信仰、事业或他人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后来被简化和概括为“舍生忘死”。

具体典故如下:

在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晋国的大将荀息为了国家利益,主动请缨出战,并且立下了“若不能取胜,誓不生还”的誓言。在战斗中,荀息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最终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荀息的舍生忘死精神感动了晋国的百姓和士兵,他们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的大将,将他的事迹传颂开来。后来,人们将这种不顾个人安危,为了某种信仰、事业或他人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的精神称为“舍生忘死”。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那些为了理想、信仰或他人而甘愿付出生命的人。

舍生忘死的由来与传承

“舍生忘死”这一成语,源于古代战争与英雄事迹,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本文将探讨这一成语的由来、典故及其在历史与现代社会中的传承。

一、成语的由来

“舍生忘死”最早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这里的“视死如归”即为“舍生忘死”的雏形,意指士兵在战场上面对生死,如同回家一般从容不迫。

二、成语的典故

成语“舍生忘死”的典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据《左传》记载,晋国名将介子推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曾割股肉以供其食用。后来,晋文公回国即位,介子推却不愿居功自傲,隐居山林。晋文公为表彰介子推的忠诚,放火烧山,欲逼其出山。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出山。晋文公悲痛万分,遂将介子推葬于山脚下,并设立介子推庙以示纪念。

三、成语的传承

“舍生忘死”这一成语,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发展。从古代的英雄豪杰,到近现代的革命先烈,无数仁人志士以“舍生忘死”的精神,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英勇奋斗。

1. 古代英雄豪杰

在古代,许多英雄豪杰以“舍生忘死”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史诗。如三国时期的关羽,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不惜与曹操决裂,最终英勇就义;又如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为了国家安危,誓死抵抗金兵,最终被秦桧陷害,含冤而死。

2. 近现代革命先烈

在近现代,无数革命先烈以“舍生忘死”的精神,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如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甘愿献出生命;又如抗日英雄杨靖宇,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坚持抗日斗争,最终壮烈牺牲。

四、成语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舍生忘死”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敢地挺身而出,为正义、和平、进步事业而奋斗。

1. 勇于担当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舍生忘死”的精神,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要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舍生忘死”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通过学习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舍生忘死”这一成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英勇传统和民族精神。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