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是一个成语,出自《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意思是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原意是生与死都是自然规律,人们对于生与死的态度应当是顺应自然。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人为了某种目的而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在《老子》中,这句话的上下文是在讨论生死和自然规律的关系。老子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于执着于生或死。他说,生与死都是自然规律,人们对于生与死的态度应当是顺应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生与死都是自然规律,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于执着于生或死。
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人为了某种目的而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在战争、救援、探险等场合中的英勇行为,他们为了完成任务或拯救他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为了理想、信仰或事业而奋斗不息的人,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成语典故《出生入死》的起源与演变
成语“出生入死”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道德经》。这个成语不仅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生命、生死和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成语的起源与《道德经》的关联
“出生入死”这个成语最早见于《道德经》第五十章。老子在文中提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这里的“出生入死”指的是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老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即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成语的哲学内涵
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他主张人们应该顺应自然,遵循“道”的规律,以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在这个背景下,“出生入死”这个成语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哲学内涵。它不仅仅是指生命的自然过程,更是一种对生命态度的体现,即面对生死,人们应该保持平和、顺应自然的心态。
成语的演变与普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生入死”这个成语逐渐从哲学领域走向了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而是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危险环境中勇敢前行、不顾个人安危的人。这种用法在《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有所体现。
成语的典故与故事
关于“出生入死”的典故,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春秋时期,哲学家老子认为人出现世上就是生,进入坟墓就是死。人有七情六欲这13项,可以养生,也可以致死,将出生入死归并为这13项。他反对统治者放纵自己的七情六欲,那样就会走向死亡,所以他主张要保护身体,避免危险,控制七情六欲。
成语的用法与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出生入死”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褒义词,用来赞扬那些在困难、危险的环境中勇敢前行、不顾个人安危的人。它可以作为谓语、定语、状语使用,例如:“这些年来我跟着你出生入死,每月领着六两四钱的俸银,得到的是一身伤病,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是破房子。”(出自某部小说)
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出生入死”的近义词有“赴汤蹈火”、“舍生忘死”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在危险面前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而它的反义词则是“贪生怕死”,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在危险面前退缩、畏惧的人。
成语的传承与影响
成语“出生入死”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它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勇敢、坚韧、不畏艰险的精神。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和真理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