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不顾身”是一则成语,意思是指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汉书·司马迁传》中的《报任安书》。原文是“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意思是常常考虑着不顾自己来赴国家的急难。
具体的故事背景是:西汉时,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汉武帝非常生气。大臣中原来赞颂过李陵的人,都反过来责骂李陵。唯独司马迁对李陵有不同看法,他爽直地向汉武帝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李陵事亲孝顺,与士人讲信义,面对财物廉洁,取舍合乎道义,并且常常考虑着不顾自己来赴国家的急难。
因此,“奋不顾身”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以国家或集体利益为重。
成语典故《奋不顾身》的由来与内涵
成语“奋不顾身”源于西汉时期的历史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将领的英勇无畏,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的英雄主义精神。
典故背景——李陵的英勇事迹
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他擅长骑射,精通兵法,深受汉武帝的信任。在抵御匈奴入侵的战斗中,李陵率领精锐之师,屡立战功。
转折与困境——李陵的无奈投降
在一次与匈奴的激战中,由于寡不敌众,李陵在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的困境下,不得不选择投降匈奴。这一消息传回汉朝,引起了朝野的极大震动。
争议与评价——司马迁的公正评价
面对李陵的投降,汉武帝和朝中大臣都认为李陵辱没了朝廷的信任,纷纷指责他没有骨气。太史令司马迁却对李陵的行为给予了公正的评价。
司马迁的观点——奋不顾身的精神
司马迁认为,李陵虽然投降,但并非贪生怕死,而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在信中写道:“我和李陵一向没有什么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
汉武帝的误解——司马迁的遭遇
汉武帝却认为司马迁是在为李陵辩护,是非不分,将他关进了监狱,并施行了腐刑。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李陵的结局——忠义之心的坚守
李陵在得知司马迁的遭遇后,深感痛心。尽管他有机会逃回故土,但他选择了留在匈奴,娶妻生子,至死都没有再踏入故土半步。这体现了他对忠诚和义气的坚守。
成语的传承——奋不顾身的精神内涵
成语“奋不顾身”正是从李陵的故事中提炼出来的。它不仅代表了李陵在困境中的英勇表现,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的英雄主义精神。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奋不顾身”的精神,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