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挥而就》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一笔挥动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王充传》。原文是:“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之间,安贫乐道。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刺史董勤,大将军窦宪,并召辟之,充不应征。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养性,自讬于所习,终以寿终。著书数篇,皆一挥而就,莫有留思。”这段话描述了东汉时期的王充,他年轻时家贫无书,常常在洛阳市场看所卖的书,一见就能背诵,后来回到家乡,闭门潜思,著书《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一挥而就,没有留下任何疑问。后来,他写《养性书》十六篇,也一挥而就,没有留下任何思考。因此,后人用“一挥而就”来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一挥而就——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一挥而就”源于中国古代,用以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能迅速完成某项工作。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
一挥而就的成语最早见于宋代文莹的《玉壶清话》。据记载,当时有一位名叫艾颇的文人,他在一次考试中,面对题目《铸鼎象物赋》,一挥而就,迅速完成了文章。这个故事后来被广泛传颂,成为“一挥而就”成语的由来。
关于“一挥而就”的典故,还有一个与文天祥相关的版本。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他在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凭借一篇《铸鼎象物赋》一挥而就,赢得了主考官正应麟的赏识。正应麟评价文天祥的文章时说:“此人肝胆如铁石,文章如龟鉴。”这句话不仅赞誉了文天祥的文采,也凸显了他一挥而就的才华。
文天祥在考试中一挥而就的这篇文章,洋洋洒洒,针对时弊进行了全面而中肯的批评,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的方法。这篇文章不仅让文天祥名声大噪,也让他得到了宋理宗的赏识,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挥而就”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不仅限于文学创作,也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它形容的是一种迅速、高效的工作方式,强调的是才思敏捷和行动果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一挥而就”来形容那些才思敏捷、做事迅速的人。例如:“他一挥而就完成了这个项目,真是让人佩服。”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作为定语,如:“这篇文章写得一挥而就,毫无拖泥带水。”
“一挥而就”的近义词有“一气呵成”、“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等,都表示做事迅速、高效。而它的反义词则有“一笔勾销”、“一笔抹煞”、“千锤百炼”、“精雕细刻”等,这些词语都强调了做事的细致和耐心。
成语“一挥而就”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才思敏捷、迅速行动的推崇,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的精神风貌。
如今,“一挥而就”这个成语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总之,“一挥而就”这个成语背后,是一段充满智慧与勇气的历史故事。它不仅是对才思敏捷的赞誉,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