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麦》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原文是:“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有母,将食之。’”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宣子)在首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一个名叫灵辄的人饥饿,便问他为何饥饿。灵辄回答说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了他食物,灵辄吃了一半后,问其原因。灵辄说有母亲需要养活,所以把食物带回家给母亲吃。赵盾听后非常感动,就收留了灵辄,并给予他官职。
后来灵辄在赵盾遇险时背叛了他,投靠了赵盾的政敌。赵盾对此感到非常愤怒,但当他得知灵辄背叛的原因是为了报答赵盾曾经对他的恩情时,他不仅原谅了灵辄,还继续给予他官职。
这个典故强调了知恩图报的重要性,也表现了赵盾的宽宏大量和仁慈之心。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明辨是非,不能盲目地信任和帮助他人,否则可能会受到背叛和伤害。
不辨菽麦——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不辨菽麦”源于我国古代,用以形容人愚昧无知、缺乏常识。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一、成语的起源
“不辨菽麦”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成公十八年》。据记载,当时晋国发生政争,贵族大夫栾书、中行偃为了争夺政权,先杀了受到厉公亲信的胥童,然后又杀了厉公,立襄公的曾孙周子为国君,是为晋悼公。
二、典故的背景
周子时年才十四岁,根本无法亲政,且有年长的哥哥。栾书等人为了掌握政权,把周子当成傀儡,称赞周子十分聪明,并诋毁他的哥哥,说他十分无知,连豆子和麦子都无法分辨,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做国君呢?
三、成语的含义
“菽”指的是豆子,“麦”指的是麦子。两者形状完全不同,极容易分辨。如果一个人连豆子、麦子都无法分辨,就是形容这个人非常无知,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因此,“不辨菽麦”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人愚昧无知,缺乏常识或判断能力。
四、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辨菽麦”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演变。在古代,它主要用来形容人愚昧无知;而在现代,它有时也指脱离生产实践,缺乏实际知识。
五、成语的启示
“不辨菽麦”这个成语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首先,我们要注重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免成为愚昧无知的人。其次,我们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避免成为脱离实际的空谈家。
六、成语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将“不辨菽麦”这个成语用于形容那些缺乏常识、无知的人。例如:“他都这么大了,却连基本做人道理都不懂,这和不辨菽麦有何不同?”
成语“不辨菽麦”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起源、演变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得当,提高自己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