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一旅”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哀公元年》。成语中的“成”指的是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则是指古时以五百人为一旅。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典故的背景是:在夏朝末年,夏王少康在流亡中,只有方圆十里(一成)的土地和五百人(一旅)的兵士。尽管条件艰苦,少康依然能够布施德政,谋划策略,最终收复了夏朝的民众,恢复了官职。少康还派遣女艾去刺探敌情,派遣季杼去引诱敌人,最终实现了复国。
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以微薄的力量克敌制胜的象征,常用来形容在艰难条件下,通过智慧和策略取得胜利
一成一旅——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一成一旅”源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的由来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成语的由来
“一成一旅”中的“成”指的是古代的计量单位,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则是指古代的军事编制,五百人为一旅。因此,“一成一旅”原意是指地盘不大,兵力不多,形容力量单薄。
二、成语的出处
成语“一成一旅”的出处是《左传·哀公元年》。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替父亲报仇,率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形势危急。勾践听从了大臣范蠡的建议,决定求和。吴国大夫伍子胥坚决反对,他引用了“一成一旅”的成语,告诫夫差:“古语有云,‘一成一旅,不足以当十’,越国虽然地窄人少,但其民心可用,不可轻视。”
三、成语背后的故事
在《左传·哀公元年》中,还有一段关于“一成一旅”的故事。当时,越王勾践为了复国,采取了“卧薪尝胆”的策略,励精图治,发展国力。经过多年的努力,越国逐渐强大起来。后来,勾践在范蠡的辅佐下,成功灭亡了吴国,实现了复国的壮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力量单薄,只要坚定信念,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正如成语“一成一旅”所蕴含的哲理,即使条件艰苦,也要勇往直前,不断进取。
四、成语的演变与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成一旅”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力量单薄、处境艰难的词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它来形容那些在逆境中坚持奋斗的人。例如,在德军入侵苏联的一个小镇时,小镇民兵虽然人数不多,但仍然顽强抵抗,为冬季的大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时,我们就可以用“一成一旅”来形容这些民兵的英勇事迹。
五、成语的启示
成语“一成一旅”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在逆境中,我们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资源,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战胜困难。
成语“一成一旅”源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它所蕴含的哲理和启示,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牢记这个成语,不断努力,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