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天下之大不韪”是一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出于某种原因,甘愿承担天下人的指责和反对,去做一些不被大众认可或支持的事情。
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魏颗,小儿子魏锜。魏武子病重时,曾对魏颗说,自己死后要把他的一个宠妾殉葬。但魏武子病好后,又改口说不要殉葬。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按照父亲生前的吩咐,而是把那个宠妾嫁了出去。魏颗的弟弟魏锜对此非常不满,认为哥哥没有尽到孝道,违背了父亲的遗愿。
后来,晋国与秦国发生战争,魏颗率领部队与秦军交战。在战斗中,魏颗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帮助他战胜了秦军。战后,魏颗发现那个老人正是他曾经嫁出去的那个宠妾的父亲。原来,那个老人为了报答魏颗的恩情,化身为神来帮助他。
魏颗冒天下之大不韪,违背了父亲的遗愿,却因此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为了正义或道义,甘愿承担天下人的指责和反对,去做一些不被大众认可或支持的事情的人。
冒天下之大不韪——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源于《左传·隐公十一年》,用以形容公然去做天下人认为是最大的错误之事。这一成语背后,隐藏着一个充满戏剧性和历史意义的故事。
故事背景——春秋时期的诸侯纷争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各国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常常发生战争。在这个背景下,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故事便发生了。
故事主人公——息君与郑国
故事的主人公是息国的君主,即息君。息国虽然不大,但息君却野心勃勃,想要扩张领土。他的野心却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起因
公元前712年,息国与邻国郑国发生冲突。原本,两国之间并无深仇大恨,但息君却因为一些小事,下令出兵攻打郑国。这一举动,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后果
息君不顾一切地指挥军队进攻郑国,由于息国本身存在许多弱点,如不考虑出师正义、不自量力、不与同姓兄弟国家和睦等,最终导致了惨败。这场战争,让息国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成语的流传与影响
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由此而来,流传至今。它警示人们,在行事之前,要深思熟虑,切勿盲目行事,否则可能会招致严重的后果。
成语在现代的应用
在现代,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依然被广泛使用。它不仅用于形容那些公然违反道德、法律的行为,也用于形容那些不顾后果、冒险行事的人。
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背后,是一个充满教训的历史故事。它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盲目行事,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