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之须》的典故源自《论语·雍也》中的一段对话。原文如下: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弟子子华出使齐国,他的母亲生活困难,孔子让子华的母亲得到一些粮食。孔子说:“给她一釜。”子华请求增加,孔子说:“再给她一庾。”子华给了他母亲五秉粮食。孔子说:“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帮助急需帮助的人,而不是继续帮助已经富裕的人。
这个典故体现了孔子对于帮助他人的一种原则,即应该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而不是帮助那些已经富裕的人。这种原则被称为“不时之须”,意味着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这个典故强调了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和时机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而不是在不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
不时之须的由来与含义
不时之须,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它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的一段经历。
在《左传》中,赵盾因为一次误会而被晋灵公追杀。在逃亡的过程中,赵盾的随从建议他剃去胡须,以改变形象,躲避追捕。赵盾回答说:“吾闻之,人之所以贵者,以其有信也。吾闻之,人之所以不贵者,以其无信也。吾闻之,人之所以不死者,以其有须也。吾闻之,人之所以死者,以其无须也。吾其去须乎?”这段话中,“吾其去须乎”即表示他不愿意因为逃避追捕而失去自己的身份和尊严。
成语“不时之须”由此而来,其含义是指那些非必要但有时却非常重要的东西。这里的“须”指的是胡须,象征着人的身份和尊严。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来比喻那些虽然不是生活中必需品,但在关键时刻却至关重要的东西。
在赵盾的故事中,他的胡须虽然不是生存所必需的,但在逃避追捕的过程中,它却成为了他身份的象征,是他尊严的体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东西虽然不是生活的必需,但却是我们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不能轻易放弃的。
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之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比如,在职场中,有时候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技能或知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在人际关系中,有时候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和帮助,却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感动。
成语“不时之须”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
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因为它们可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成为“不时之须”。
不要轻视任何事物,因为它们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保持自己的尊严和身份,即使在困境中也不要轻易放弃。
总之,“不时之须”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注重细节,珍惜每一个可能成为“不时之须”的东西,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身份,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