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的典故源自《论语》中的一段对话。孔子与他的弟子子贡讨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子贡问孔子:“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人们都能看到,但君子改正过错后,人们依然会敬仰他。
孔子回答道:“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小人之过也必文。”意思是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人们都能看到,但君子改正过错后,人们依然会敬仰他。而小人的过错则一定会加以掩饰。
这段对话体现了孔子对君子和小人不同行为的看法。他认为君子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而小人则不敢承认错误,甚至试图掩饰。因此,“不平则鸣”这个典故意味着,当人们看到不公正的事情时,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发声,而不是选择沉默。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推崇,并被用来鼓励人们勇于维护正义和公平。
不平则鸣——成语的起源与内涵
“不平则鸣”这一成语,源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成语“不平则鸣”最早见于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句话以自然界的现象为喻,指出万物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会发出声音。韩愈以此比喻人的情感,认为当人的思想与感情受到压抑时,也会通过言语或行动来表达不满。
在《送孟东野序》中,韩愈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这里的“不平”既指不公平,也指不平静。韩愈认为,人们之所以发声,无论是唱歌还是哭泣,都是因为内心有所不平。
成语“不平则鸣”的故事,与韩愈的学生孟郊有关。孟郊一生坎坷,怀才不遇,直到50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职位。韩愈在送别孟郊时,写下了《送孟东野序》,其中引用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观点,表达了对孟郊遭遇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不平则鸣”这一成语,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学家在创作中,都体现了这一思想。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就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的《春望》一诗,就表达了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不满。
在现实生活中,“不平则鸣”这一成语也经常被引用。它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公和不平时,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它也告诫人们,在表达不满时,要理性、合法,避免采取过激的行为。
总之,“不平则鸣”这一成语,既是对韩愈文学思想的传承,也是对人们情感表达的一种肯定。它告诉我们,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我们要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听到我们的不平与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