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无人色》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战国策·赵策三》。故事中,魏国国君魏安厘王想要联合秦国进攻赵国,于是派使者到赵国。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对此感到非常恐惧,因为赵国与秦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巨大。
赵国的大臣虞卿为了安抚赵孝成王,提出了一个计策。他建议赵国派使者去秦国,向秦王表达赵国愿意与秦国结盟,共同对抗魏国。虞卿认为,这样一来,秦国就不会与魏国联合进攻赵国,赵国就能避免战争。
赵孝成王采纳了虞卿的建议,派使者前往秦国。使者向秦王传达了赵国的意图,并表示赵国愿意与秦国结盟。秦王对此表示欢迎,并答应了赵国的请求。
赵孝成王在使者离开后,却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担心秦国与赵国结盟后,会趁机削弱赵国的实力。于是,他决定撤销与秦国的结盟计划,并派人通知秦国使者。
秦国使者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愤怒。他立即返回秦国,向秦王报告了赵国的不守信行为。秦王得知后,也非常生气,决定联合魏国进攻赵国。
赵孝成王得知秦国与魏国联合进攻的消息后,非常害怕。他担心赵国会被秦国和魏国联合打败。于是,他派人去请虞卿,希望虞卿能再次提出一个计策,帮助赵国摆脱困境。
虞卿来到赵孝成王的面前,看到赵孝成王脸色苍白,非常恐惧。虞卿安慰赵孝成王说:“大王不必害怕,秦国与魏国联合进攻赵国,并不一定能够打败赵国。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这场战争。”
虞卿提出了一个计策,建议赵国采取防御措施,同时派遣使者去其他国家,寻求他们的支持。赵孝成王采纳了虞卿的建议,采取了防御措施,并派遣使者去其他国家寻求支持。
最终,赵国成功抵挡住了秦国和魏国的联合进攻,保住了国家的安全。赵孝成王对虞卿的计策非常感激,称他为“面无人色”的大臣。从此以后,“面无人色”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脸色苍白,非常恐惧的样子。
面无人色——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面无人色”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历史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一、成语的起源
成语“面无人色”最早见于《汉书·李广传》。据记载,西汉时期,李广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在一次抗击匈奴的战斗中,李广率领的四千骑兵被匈奴左贤王以四万骑兵团团围住。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士兵们惊恐万分,个个吓得面无人色。李广却神色自若,指挥有方,最终带领士兵们成功杀出重围,取得了胜利。
二、成语的含义
成语“面无人色”形容人因为恐惧、虚弱或其他原因,脸色变得苍白,没有一点血色。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恐惧或极度虚弱的状态下,面部表情的失态。
三、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语“面无人色”逐渐演变出多种近义词,如“面如土色”、“面青唇白”、“面如死灰”等。这些近义词在表达恐惧、虚弱等情感时,与“面无人色”有着相似的含义。
四、成语的典故故事
成语“面无人色”的典故故事,除了《汉书·李广传》中的记载外,还有其他一些版本。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描述。在这次战斗中,李广的士兵们因为恐惧而面无人色,而李广却保持着镇定自若的态度,最终带领士兵们取得了胜利。
五、成语的启示
成语“面无人色”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冷静和勇敢。正如李广在战斗中所表现出的那样,即使身处绝境,也要保持镇定,勇敢面对。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六、成语的应用
成语“面无人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人在极度恐惧、虚弱或其他极端情绪下的表情。例如:“听到这个消息,他吓得面无人色。”
成语“面无人色”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历史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冷静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