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告投杼》是一个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典故,出自《战国策·秦策二》。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秦宣太后在接见楚国使者时,利用“三告投杼”的故事来劝解楚怀王与秦国和亲,以达到政治目的。
故事的大意是:有一个妇人,她的儿子在外地做官。妇人担心儿子在外受苦,于是让邻居帮忙送信。邻居送信时,无意中把杼(古代的一种织布工具)丢在了路上。妇人误以为儿子在外受苦,便写信告诉儿子自己受苦,希望他回家。儿子收到信后,非常担心母亲,于是辞官回家。但回家后,儿子发现母亲并没有受苦,原来是误会。儿子明白真相后,再次外出做官,但妇人仍然担心,再次写信。儿子再次回家,如此反复三次。儿子决定不再回家,继续在外做官,而妇人也不再写信。
秦宣太后利用这个故事来劝解楚怀王,表示自己就像那个妇人一样,担心儿子(即楚怀王)在外受苦,希望他能与秦国和亲,以免战乱。楚怀王听后,深感受动,同意了秦国的和亲请求。
这个故事反映了母爱、误会和信任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政治外交中的智慧和策略。
三告投杼——流言蜚语的警示
三告投杼,这个成语源自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用以警示人们流言蜚语的危害。
故事背景
春秋时期,费地有一个名叫曾参的人,以贤良著称。由于与一个同名同姓的人发生了一起杀人事件,曾参的母亲却因为流言而产生了怀疑,这便是“三告投杼”的由来。
成语释义
“三告投杼”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三次告诉,母亲就扔掉了织布的梭子”。这里的“投杼”指的是织布时用来穿引纬线的梭子,比喻因为流言而动摇信心。成语的深层含义是,流言蜚语经过多次传播,能够使人由信转疑,甚至导致信任的破裂。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在外杀了人。有人误以为曾参就是杀人凶手,便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回答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于是,她继续织布,不为所动。
不久之后,又有两个人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同样的话。这时,曾参的母亲开始感到不安,但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继续织布。
不久之后,又有一个人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杀人了。”这一次,曾参的母亲害怕了,她扔掉了手中的梭子,越过墙头逃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流言蜚语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能够轻易地动摇人们的信念。
成语的启示
“三告投杼”这个成语,不仅揭示了流言蜚语的危害,还启示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在面对流言时,我们要学会辨别是非,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被流言所左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流言蜚语,如职场中的谣言、网络上的恶意攻击等。这些流言可能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被流言所伤害。
成语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三告投杼”这个成语用于各种场合,以警示他人或自我反省。例如:
在听到关于他人的流言时,可以用“三告投杼”来提醒自己不要轻信。
在处理工作关系时,可以用“三告投杼”来告诫自己不要被谣言所影响,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在面对网络暴力时,可以用“三告投杼”来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被恶意攻击所动摇。
总之,“三告投杼”这个成语,以其深刻的寓意和警示作用,成为了流传千古的智慧结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牢记这个成语,学会辨别是非,坚守信念,不被流言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