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玉是唐代著名的歌妓,生活在唐僖宗光启年间。她原本是北方的大家闺秀,因黄巢起义导致战乱,随家人避难来到衡阳。不幸的是,她的父母双亡,生计无着,于是凭借其婉转的歌喉、艳丽的容貌和高雅的气质,成为一名歌妓,居住在衡阳的回雁峰下。
关于“歌断芳魂随雁去”,这句描述通常用来形容王幼玉的悲剧命运。相传,王幼玉与一位名叫柳富的书生相恋,但两人因身份悬殊,未能走到一起。柳富因官职调动,离开衡阳,而王幼玉则因思念成疾,最终病逝。她的故事被收录在宋代的文言传奇小说《王幼玉记》中,由淇上柳师尹撰写,并收入刘斧的《青琐高议》前集卷十。
这句“歌断芳魂随雁去”既描绘了王幼玉的歌声与雁群南飞的景象相映成趣,又暗喻了她因爱情和命运的无常而香消玉殒的悲剧。
王幼玉歌断芳魂随雁去——衡阳回雁峰下的传奇歌妓
在唐代,衡阳的回雁峰以其秀丽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成为了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位名叫王幼玉的歌妓,她的歌声如同雁鸣,悠扬而凄美,她的故事,也如同她的歌声,流传千古。
避难衡阳,歌妓生涯
王幼玉,原名真姬,小字幼玉,一字仙才,本京师人。因黄巢起义,战乱频仍,她随家人避难来到衡阳。父母双亡后,幼玉的生计失去了着落,她凭借着天生的婉转歌喉,艳丽的容貌和高雅的气韵,成为一名侍客的歌妓。
雁归来,歌声动四座
唐德宗光启年间,御史大夫夏公商经过衡阳,当地郡守在回雁峰下的雁峰寺中设宴款待。酒酣兴浓时,王幼玉登台献歌。正值秋高气爽,枫叶透红,五彩缤纷之中,一队队大雁从北国飞来,绕着回雁峰飞旋徘徊。王幼玉睹物思乡,亮开歌喉,唱出一曲高亢激越的《雁归来》。歌声悠扬,惊动四座,众人纷纷赞叹。
诗酒风华,名声大振
夏公商听后,诗兴盎然,亲笔为王幼玉题下一诗,诗中赞颂她的清雅秀丽,如兰蕙般高贵。诗曰:“真宰无私心,万物逞殊形;嗟尔兰蕙质,远离幽谷青。清风暗助秀,雨露濡其泠;一朝居上苑,桃李让芳馨。”此诗一出,王幼玉的名声顿时大振,成为了衡阳的传奇人物。
幽艳愁寂,志向高远
王幼玉在闲暇之时,常常显得幽艳愁寂,寒芳未吐。有人询问她,她总是说:“此道非吾志也。”她认为,无论是工匠、商人、农民、商贾、道士还是僧人,都能自食其力,而她这样的歌妓,不过是涂脂抹粉,巧言令色,以取他人之财。她对此感到愧赧,但又无奈于父母和兄弟姐妹的逼迫。
柳富倾心,终成眷属
恰在此时,东都人柳富字润卿,一位豪俊之士,对王幼玉一见钟情。两人于风前月下,执手恋恋,两不相舍。柳富的妹妹得知此事,坚决反对。最终,在柳富的坚持下,两人克服了重重困难,终成眷属。
芳魂随雁去,传奇永流传
王幼玉的故事,如同她的歌声,穿越千年,流传至今。她的美丽、才华和坚韧,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而她的芳魂,也如同那南飞的雁群,永远留在了回雁峰下,成为了衡阳永恒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