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古非今》的典故,成语典故——《以古非今》的由来与含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2 17:25:24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以古非今》的典故出自《论语·为政》,是孔子的一段话,原文如下: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殷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以后如果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代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以古非今”的意思是用古代的事来批评现代的事,用古代的规则来批评现代的规则,往往带有一种怀旧和保守的色彩。孔子在这里并不是在批评现代,而是在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认为未来的社会制度可以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到规律和依据。后人有时会误解孔子的原意,用“以古非今”来指代用古代的规则和标准来批评现代的做法,这其实是一种曲解。

需要注意的是,“以古非今”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通常带有贬义,意味着用过时的、不合时宜的观点来批评或指责现代的事物。但在孔子的原话中,并没有这种贬义,而是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成语典故——《以古非今》的由来与含义

成语“以古非今”源于中国古代,其含义是指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当今,带有一定的保守和复古色彩。这个成语的典故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典故背景——秦始皇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寿宴,六十位博士前来拜寿。酒宴上,博士远相李斯提出了一个观点:五帝、夏、商、周各朝的制度并非一代重复一代,而是各自根据时代变化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治理好了国家。李斯认为,如今天下已定,法令应由皇帝一人制定,百姓应致力于农工生产,读书人则应学习法令。一些读书人却沉迷于古代经典,用古法来诽谤当朝,扰乱民心。

成语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这一事件。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毁除医药、卜筮、种植等方面的书籍以外的所有《诗》、《书》、诸子百家著作。同时,禁止私藏和谈论这些书籍。对于敢于谈论《诗》、《书》的人,处以死刑;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当今的人,则满门抄斩。官吏若知情不举报,与罪犯同罪。

成语含义——以古非今的内涵

成语“以古非今”的含义,即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当今。这种做法往往忽视了时代的变化和实际情况,容易导致复古主义和保守思想的滋生。在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出现过以古非今的现象,如明朝的“复古运动”等。

成语影响——以古非今的启示

成语“以古非今”提醒我们,在评价历史和现实问题时,要注重时代背景和实际情况,避免盲目复古和保守。同时,也要尊重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现实发展提供借鉴。

成语用法——以古非今的运用

1. 那些以古非今的人,总是对新生事物嗤之以鼻,阻碍社会进步。

2.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以古非今,要勇于创新,迎接挑战。

成语“以古非今”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历史与现实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勇于创新,不断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