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为观止》的典故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原文是:“季札观于周乐,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这段话的大意是: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到鲁国观赏周乐,看到《韶箾》舞,赞叹道:“品德达到极点了啊!伟大啊,就像天覆盖一切,地负载万物一样!即使有更高的品德,也不能超过它了。观赏到这里就足够了!如果还有其他乐舞,我也不敢再请求观赏了。”
后来,“叹为观止”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令人赞叹不已。
叹为观止——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叹为观止”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貌,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成语起源
“叹为观止”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据记载,公元前544年,吴国的公子季札访问鲁国,鲁国为了表示友好,特意安排了一场盛大的舞乐表演来招待他。季札是一位精通舞乐的鉴赏家,他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对舜时的乐舞《韶箭》赞不绝口,感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请已。”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这里就足够了,其他的乐舞都不必再看了。
故事背景
季札之所以对《韶箭》如此赞赏,是因为这首乐舞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成就。它不仅音乐优美,舞蹈动作也极具观赏性,展现了舜帝时期的礼仪之邦的风貌。季札的这一评价,使得《韶箭》成为了后世赞美的对象,而“叹为观止”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下来。
成语含义
成语“叹为观止”的含义是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已经达到了无法超越的境界。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让人感叹不已。
成语用法
1. 这位画家的作品色彩斑斓,技艺高超,真让人叹为观止。
2.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观点独到,让人叹为观止。
3.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
成语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叹为观止”这个成语逐渐从文学作品中走向了日常生活,成为了人们表达赞美之情的常用语。它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仅限于艺术领域,还扩展到了科技、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
成语影响
成语“叹为观止”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精神。它激励着人们在各个领域不断追求卓越,努力达到更高的境界。
成语“叹为观止”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成语所蕴含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