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本加厉”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某事物或行为比原来更加严重、更加恶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某种错误或不良行为上越走越远,没有收敛的意思。
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和晋国之间因为土地问题产生了矛盾。晋国国君晋景公决定攻打郑国,但晋国的将领魏绛认为攻打郑国是不智之举,于是他向晋景公提出了一个建议:晋国应该联合楚国,共同对付郑国。晋景公采纳了魏绛的建议,与楚国结盟,最终成功地迫使郑国投降。
在这个故事中,魏绛的建议被形容为“变本加厉”,意思是他提出的建议比原来的计划更加激进、更加冒险。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某事物或行为比原来更加严重、更加恶劣的情况。
变本加厉——成语的演变与内涵
成语,作为汉语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中,“变本加厉”这一成语,便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寓意。
一、成语的起源
“变本加厉”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原文中,萧统用“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来形容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意指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升。
二、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本加厉”这一成语逐渐从文学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其含义也发生了演变。原本指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升,后来演变为形容某种情况或行为比原来更加严重、恶劣。
三、成语的内涵
“变本加厉”这一成语,由“本”、“加”、“厉”三个字组成。其中,“本”指原来的基础,“加”表示增加,“厉”则表示猛烈。综合来看,这一成语的含义是指某种情况或行为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加严重、恶劣。
四、成语的用法
1.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变本加厉地排放污染物。
2. 面对家长的过高期望,他开始变得自私、冷漠,甚至对家人动手,真是变本加厉。
五、成语的典故
关于“变本加厉”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编撰的《文选》。在《文选·序》中,萧统用“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来形容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即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升。
六、成语的启示
“变本加厉”这一成语,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警惕那些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恶化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升,不断追求进步。
总之,“变本加厉”这一成语,既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一成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从中汲取智慧,不断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