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不敷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收入不够支出,形容经济困难。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十五年》中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晋国为了战争,向百姓征收重税,导致百姓生活困苦。当时晋国的国君晋景公问他的大臣韩厥:“国家收入不够支出,该怎么办?”韩厥回答说:“百姓生活困苦,收入减少,国家自然收入不足。应该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收入,这样国家的收入自然会增加。”
后来,晋景公采纳了韩厥的建议,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国家经济逐渐好转。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为“入不敷出”的成语,用来形容经济困难的情况。
成语“入不敷出”的由来与典故
成语“入不敷出”源于中国古代,用以形容个人或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收入不足以支付开支。这一成语的典故,与明清时期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密切相关。
成语的出处
“入不敷出”这一成语最早见于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第一百七回。在该回中,曹雪芹通过描述贾府家道中落的情况,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成语的含义。
贾府家道中落
在《红楼梦》第一百七回中,贾府因家道中落,导致入不敷出的困境。贾赦、贾珍被流放,原本与贾府走得近的人纷纷回避。尽管皇上念及贾妃的旧情,封贾政世袭旧职,但此时的贾府家计萧条,入不敷出,一天不如一天。
薛府的遭遇
与此同时,薛府也因薛蟠的胡作非为,陷入家破人亡的境地。薛府的衰落,进一步加剧了贾府的经济困境,使得贾府的入不敷出问题愈发严重。
成语的演变与流传
随着《红楼梦》的广泛传播,“入不敷出”这一成语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形容经济困难的常用词汇。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被广泛运用,成为表达经济困境的经典成语。
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入不敷出”的近义词有“捉襟见肘”、“寅吃卯粮”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经济拮据、入不敷出的意思。而其反义词则为“绰绰有余”、“日进斗金”等,这些成语则形容经济宽裕、收入充足。
成语的用法与感情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入不敷出”这一成语常用于描述个人或家庭的经济状况。它是一个中性成语,既可用于描述个人的经济困境,也可用于描述家庭的经济状况。在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产生歧义。
成语的启示
成语“入不敷出”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合理安排收支,避免陷入经济困境。同时,也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成语“入不敷出”源于《红楼梦》,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已成为表达经济困难的经典词汇。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现有的生活,合理安排收支,避免陷入经济困境。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