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吞活剥》的典故,成语典故——《生吞活剥》的由来与含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19 14:23:36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生吞活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生硬地接受或照搬别人的言论或行为,没有经过自己的理解和消化。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旧唐书·杨炎传》。据记载,唐德宗时期,宰相杨炎在推行两税法时,因为过于生硬地照搬了前任宰相刘晏的政策,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导致百姓负担加重,引起了很大的民怨。后来,人们就用“生吞活剥”来形容这种生硬地接受或照搬别人的言论或行为的现象。

成语典故——《生吞活剥》的由来与含义

成语“生吞活剥”源于唐代,是一个富有历史色彩的成语,用以形容生硬地搬用别人的言论或成果,而不加理解和变通。

成语典故的起源

“生吞活剥”的典故最早见于唐代刘肃的《大唐新语·谐谑》。故事的主人公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张怀庆。

张怀庆的剽窃行为

张怀庆是河北枣强县的一位官吏,他并不擅长文学创作,但却喜欢附庸风雅。为了追求虚名,他常常剽窃名人的诗文,稍加改动后便冒充自己的作品。

李义府的五言诗

当时,朝中有一位名叫李义府的大臣,他的诗歌才华横溢。他创作了一首五言诗,诗云:“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

张怀庆的抄袭行为

张怀庆在看到李义府的这首诗后,觉得非常不错,于是便在每句诗前硬加上两个字,改写成了一首七言诗,并声称这是自己的作品。

生吞活剥的由来

张怀庆的这种行为引起了人们的讥讽,有人编了两句顺口溜来讽刺他:“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后来,这两句顺口溜被简化成了“生吞活剥”这个成语。

成语的含义

“生吞活剥”这个成语原意是指生硬地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比喻做学问或学习某事,只是一味地袭用他人的经验或成果,而不求甚解。

成语的用法

在句子中,“生吞活剥”可以充当谓语、状语、定语,含有贬义。它用来批评那些不懂得融会贯通、生搬硬套的人。

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生吞活剥”的近义词有“食古不化”、“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等,而它的反义词则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成语的造句

1. 我们在学习中要学会融会贯通,不要只是生吞活剥一些知识。

2. 这些人生吞活剥自由的概念,却毫不考虑其所带来的责任。

3.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爱子正睡在蘑菇下面,而整天为他们提心吊胆,担心他们不是都给抓进了监狱,也许是被什么巨人给生吞活剥了。

成语的启示

成语“生吞活剥”提醒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注重理解和创新,不能盲目地模仿和抄袭,否则就会陷入僵化和固步自封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