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是一个古代成语,源自《庄子·内篇·人间世》。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音乐或言论高深难懂,能理解和欣赏的人很少。
典故的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期,楚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叫俞伯牙。他擅长弹奏古琴,琴艺高超。一次,俞伯牙在荒山野岭中弹琴,他弹奏的曲子非常高雅,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他周围的人却无法理解他的音乐,没有人能和他产生共鸣。
后来,俞伯牙遇到了一个名叫钟子期的樵夫。钟子期虽然是个普通人,但他却有着非凡的音乐天赋。他能够听懂俞伯牙的琴音,能够理解俞伯牙的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俞伯牙非常高兴,认为钟子期是自己的知音。两人结为好友,共同探讨音乐和人生。
好景不长,钟子期不久就去世了。俞伯牙非常伤心,他认为再也找不到像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了。于是,他摔断了琴弦,从此不再弹琴。他认为,如果没有知音,再高超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高雅艺术或深刻的言论,往往需要有着同样高雅品味和深刻理解的人才能欣赏和理解。如果没有这样的知音,那么这些艺术或言论就很难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高雅的艺术和深刻的言论。
曲高和寡——成语背后的故事
成语“曲高和寡”源于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的一段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现象,也深刻揭示了艺术与大众审美之间的微妙关系。
成语释义
“曲高和寡”原指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很少。后比喻某种东西高雅深奥,很难为常人理解或接受。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艺术作品、言论或思想等,因其深奥难懂,受众有限。
典故出处
成语出自战国·楚·宋玉的《对楚王问》。宋玉在文中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唱歌的故事,巧妙地引出了“曲高和寡”的成语。
成语故事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文学家,以其辞赋才华著称。他在楚国做官时,因文采出众,能言善辩,遭到了许多同僚的嫉妒和怨恨。这些人在楚王面前说宋玉的坏话,导致楚王对宋玉产生了怀疑。
有一天,楚王问宋玉:“先生最近难道有什么检点不到的地方吗?不然为什么有许多人不满意你呢?”宋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
宋玉接着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
成语的引申意义
宋玉通过这个故事,巧妙地比喻了艺术与大众审美之间的关系。高雅的艺术作品往往难以被大众接受,因为它们需要较高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而那些通俗易懂的作品,虽然受众广泛,但往往缺乏深度和内涵。
成语“曲高和寡”在现代社会中,也被广泛用来形容那些深奥难懂的理论、观点或思想。它提醒我们,在追求高雅的同时,也要关注大众的接受程度,使艺术作品或思想能够更好地传播和普及。
成语“曲高和寡”不仅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更是一种对艺术与大众审美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在欣赏和创作艺术时,既要追求高雅,也要关注受众,使艺术作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