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寒而栗》的典故,不寒而栗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18 16:08:48 浏览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不寒而栗》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没有受到寒冷的刺激,却感到害怕得发抖。这个成语源自《史记·酷吏列传》,讲述了西汉时期酷吏张汤的故事。

张汤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酷吏,以严刑峻法著称。他在担任廷尉(相当于司法部长)期间,执法严酷,常常使用严刑逼供的方式审讯犯人。由于他的残暴和无情,使得许多人对他感到恐惧。

据说有一次,张汤在审讯一个犯人时,犯人因为害怕而浑身发抖,张汤看到后便问犯人:“你为何不寒而栗?”意思是说,你并没有受到寒冷的刺激,为何会发抖呢?犯人回答说:“我是因为害怕您才发抖的。”

后来,人们便用“不寒而栗”来形容因为恐惧而感到害怕得发抖。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用来形容人物在极度恐惧时的状态。

不寒而栗的由来与典故

不寒而栗,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用以形容人因恐惧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即使天气并不寒冷。它的背后,有着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历史故事。

成语“不寒而栗”最早见于《史记·酷吏列传》。据记载,西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名叫义纵的官员,因其执法严明、不畏权贵而闻名。

义纵,字长孺,西汉时期著名酷吏。他因姐姐义姁医好了汉武帝的病,而受到皇帝的赏识,得以步入仕途。义纵在担任官职期间,以严刑峻法著称,敢于打击豪强,维护社会治安。

故事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当时社会风气败坏,豪强地主横行霸道,百姓苦不堪言。义纵上任后,决心整顿地方,清除恶势力。

义纵上任河内郡都尉后,立即对当地的豪门大族进行严厉打击。他不仅惩治了犯法的豪绅,还严惩了那些为犯人开脱罪责的亲属。一时间,河内郡的治安得到了显著改善。

后来,义纵被任命为南阳太守。在南阳,他遇到了一个恶名昭彰的豪强地主宁成。宁成为了讨好义纵,每次迎送都装出谦恭的样子。义纵早已听闻宁成的恶行,上任后立即展开调查,最终将宁成及其家族成员绳之以法。

义纵在定襄任太守时,更是展现出了他的铁腕手段。他将狱中的重犯以及为犯人开脱罪责的亲属全部拘捕治罪,一天之内处死了四百多人。从此以后,定襄的人民一听到义纵的名字,就不寒而栗,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成语“不寒而栗”的原意是指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它揭示了人们在面对严酷的执法和残酷的现实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

“不寒而栗”这个成语在后世被广泛使用,用以形容人在极度恐惧或震惊时的生理反应。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权威的敬畏,也体现了对正义的渴望。

不寒而栗,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它提醒我们,正义与恐惧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正义的震慑下,社会才能保持和谐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