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苟延残喘》的典故,苟延残喘——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17 21:05:58 浏览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苟延残喘》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勉强维持生存,形容处境非常艰难,几乎无法继续下去。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彼竭我盈,故克之。归而蒇定国。今我则甚矣,鲁人必迋。吾其还也,使速纾,缓救之,将无罪。”这里描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和鲁国之间的战争。晋国军队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晋国国君却认为自己的处境非常艰难,几乎无法继续下去,于是他决定暂时撤退,以便重新集结力量,再进行战斗。

后来,“苟延残喘”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处境非常艰难,勉强维持生存的情况。

苟延残喘——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成语“苟延残喘”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与韩忠献王》一书,后来被广泛使用,成为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释义

“苟延残喘”中的“苟”意为暂且、勉强,“延”指延续,“残喘”则是指临死前的喘息。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生存。

典故出处

关于“苟延残喘”的典故,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较为广泛流传的版本出自《中山狼传》。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简子在中山狩猎时,射伤了一只狼。狼中箭后,拼命逃窜,赵简子驱车追赶。在追赶过程中,遇到了东郭先生,狼请求东郭先生帮助它躲进书袋中,以苟延残喘。东郭先生出于同情,答应了狼的请求。

故事发展

东郭先生带着狼继续前行,狼在书袋中苟延残喘。狼在恢复体力后,却对东郭先生产生了敌意,企图吃掉他。东郭先生意识到狼的忘恩负义,于是设法将狼从书袋中赶出。狼逃走后,东郭先生感慨万分,认为狼的忘恩负义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于是将这段经历写成《中山狼传》。

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苟延残喘”这个成语逐渐演变,其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在古代,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生存的状态。而在现代,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那些在面临危机时,仍然试图维持现状,不愿改变的人或事物。

成语的用法

在句子中,“苟延残喘”可以作谓语、定语,含有贬义。例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企业为了苟延残喘,不得不采取不正当手段。”

成语的启示

成语“苟延残喘”告诉我们,在困境中,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寻求改变,而不是一味地勉强维持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成语“苟延残喘”作为汉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了解这个成语的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