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 这里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大家好!我们这里扫墓祭祀一年两次,清明,冬至有什么典故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9 14:35:51 浏览9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大家好!我们这里扫墓祭祀一年两次,清明,冬至有什么典故吗

朋友感谢邀请!

祭奠故去的先人,各个地方可能会有很多相同或者不同。我一直觉得入乡随俗最好。

我们这里是三个忌日: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初一。

我们都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人研究忌日的来龙去脉。每年到了这个日子大家都相继上坟。我觉得顺其自然就好了。

你可以问问老年人,也可以到档案馆查资料,做个全面考察。

我是春韵刘姥姥:祭奠先人保安康!

2019.12.19.

清明祭祀起源于何时

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起源亍何时,这要从春秋战国说起,晋公子重耳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个渺无人烟的地方,身体感觉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之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偏僻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上割下的肉,流下了眼沮。

十九年后,重耳当上了一国之君,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重赏了当初伴随流亡的功臣,唯独亡了介子推,很多人岁介子推鸣不平,劝他论功讨赏。然而介子推鄙視争功讨赏,他打好行装同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介子推谈何容易,有人出馊主意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介子推出山,大火烧遍绵山,却不见介子推的身影。

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母親的介子推己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后悲痛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了一个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生,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并告喻天下把寒食节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是感恩,清明上坟祭祖扫墓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精神,一个充满感恩的社会不忘历史,感恩身边人,做一个既清又明的明白人,说透了清明节也是感恩节。网图。


清明节,国人为什么相当重视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人们慎终追远的重要祭日,大概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

清明节始于周朝时期,距今约2500年历史。因清明与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寒食临近,后两者合二为一。

寒食节因此成为清明节的别称。清明这天不动烟火,只吃凉食,并且去给祖先上坟扫墓。

我国北方地区,重视扫墓。清明节前后,人们带着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摆在亲人墓前,焚烧纸钱,然后给坟墓培土,插新枝,叩首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南方地区在清明节时候,侧重踏青郊游。此外,还有插戴柳枝、放风筝、取新火、画蛋、斗鸡、荡秋千等活动。

时至今日,清明节一直是国人祭拜祖先,悼念亲人的重要节日。

为什么清明节要扫墓

寄托对亲人的哀思,付出自己的实际行动,缅怀先人,激励自己,这只是一种方式,意义在于不忘自己的根,告慰父辈们的心愿。当今科技发达,网络普及,对英灵的祭祈也可献上一束鲜花,不忘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行为。

为何祖先把清明扫墓的时间定在清明前十日

首先纠正你的说法,扫墓并不是在清明节前十天,而是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呢?这跟中国旧时在清明节前有一个“寒食节”有关。所谓“寒食节”,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寒食”——就是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但在后世的逐渐演变中,成为了今天的扫墓、踏青。

那么,在“寒食节”这一天,为什么要禁烟火,只吃冷食呢?这与我国春秋时期晋文公祭祀“介子推”的典故有关。

重耳逃亡,介子推“割股啖文公”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讨伐骊戎国。骊戎国君便献上两个女儿——骊姬和少姬,以此求和。后骊姬受宠,并生下儿子“奚齐”。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便设计害死了原来的太子“申生”。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感到性命难保,便逃到别的诸侯国“避难”去了。

晋献公死后,夷吾捷足先登,纵马提枪,趁国家混乱时,从国外杀了回去,夺取了国君位。但重耳比他有名望,一大批有才干的大臣都愿意辅佐他。夷吾怕重耳回来,对他的国君位构成威胁,便向诸侯国发出了捉拿重耳的“逮捕令”。

从此重耳过起了19年的逃亡生涯。赵衰、孤偃咎犯、贾佗、先轸、魏武子、介子推等人一直对他不离不弃,陪他沦落天涯。

重耳一行去过很多国家,吃了不少的苦头。许多小国因为惧怕晋国,都不待见重耳他们。

重耳初逃蒲国,他的父亲晋献公攻打蒲国。蒲人要捉杀重耳,重耳翻墙逃走了,逃去了翟国。夷吾登位后,派刺客来翟国刺杀重耳。后来重耳又逃去了卫国、五鹿、曹国等国。

这些小国都因为不敢得罪晋国,都以“我们是小国,养不起 ”为借口,没有一丝的钱财和食物等方面的补给援助。有一次,在渺无人烟处,重耳饿昏。可附近竟连野食也找不到。这时,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充饥,让重耳捡回了一条命。

晋文公与介子推俱亡,子推割股以啖文公。——《荆楚梦时记》

晋文公功成名就,介子推不求封赏,但愿隐退

当时的大国如齐、楚等国并不把晋国当回事,重耳便逃往这些国家,才吃上了一口饱饭,最主要的是人身安全有了保障。后来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打了回去,结束了十九年的逃亡生涯,夺取了国君位,是谓晋文公

(晋文公)

晋文公当上国君后,推行善政,对老百姓布施恩泽,封赏跟随他逃亡的人员和有功劳的大臣。有人向晋文公邀功,标榜自己的功劳。介子推很反感,认为晋文公的成功是因为有上帝的保护和晋文公的贤能。

(介子推曰:“……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史记·晋世家》

介子推觉得与这些人难以相处,不愿同流合污,便没有要求封赏,同母亲一起隐居了,再也没有露面。

祭祀介子推,晋文公封山

介子推的随从在宫门挂上一幅字:

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史记·晋世家》

道出了他们对介子推有功而未得到封赏的不满和同情。晋文公看出了是写介子推的。他说:“国家刚刚平定混乱,我正在为王室之事而发愁,还没有时间考虑到他的功绩呢! ”

当晋文公打听到介子推的住处时,却听说介子推母子俩已隐藏进了绵山。偌大一座山,叫晋文公怎么找啊?他只有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

介子推知道晋文公的用意,但他铁定了心不出去接受封赏,任凭大火吞噬。直至被山火烧死,他还死抱着一棵大树不松手。

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荆楚岁时记》

为了表彰介子推,晋文公将整座绵山圈起来,作为他的封地,他的“阴山”。此后人们便将此山称为“介山”。

为了祭奠他,晋文公下令每年的三月五日,家家户户不得生火,饮食也只能吃冷食。

文公哀之,令人三月五日,不得举火。——《荆楚岁时记》

从此便有了“寒食节”。

我国清明节扫墓的由来

清明节原本不是我国民俗节日,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耕文化的特征,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经过天干地支历法,观象授时精确推算出来的。对于农业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由于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在阳历的三月五日左右,与“寒食节”非常接近,有时还可能叠合。后来,人们就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逐渐地,人们就将寒食节给“遗忘”掉了。古人本应于“寒食节”的祭祀活动就成了我们今天在清明节的活动了。

于是,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就演变成了同端午节、重阳节等一样样民俗节日了,并发展成为我国一年中最大的祭奠先祖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祭祖、扫墓、缅怀先祖。

当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清明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扫墓、祭祖了,现在的人们还出去踏青、春游……享受有阳光明媚的春天,陶醉在祖国的大好河山。

同时,现在清明祭祖也不仅仅是局限在民间了,已经上升为国家行动。人民英雄纪念碑耸立在天安门广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都会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献上鲜花,祭奠先烈,缅怀先烈。

愿中国抗击国内外一切反动派、争取民族独立和为中国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清明节为什么是4月5号有多少人会回家扫墓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排于第五,是阴历三月的节。清明从阳历看,日期相对固定,多是在4月4日或5日,不全是4月5日,会有前后误差一天的,4月4日清明或5日清明的几乎一样多,4月6日清明的就少许多,19年才会有有一次。为什么清明总会是在阳历4月5日前后?这是因为二十四节气是依据阳历而创立制定的,阳历是以太阳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太阳运行形成了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和冷热寒暑的不同。二十四节气就是表现这些以利安排农事的。太阳运行有规律,也有时间固定。太阳回归年用时为365天5小时58分4秒,但天数要计整,这样,时间有剩余,所以在计算二十四节气上就会有时间天数的误差了。每个节气在太阳黄经上都是有固定度数的,春分是在0度,清明在15度,每个节气之差距是15度。

清明节不但是农事上的一个重要节气,还是我国传统上的一个节日。从晋代开始,就习惯了在清明扫墓拜祭祖先,一直传袭至今。全国有多人在清明日扫墓,我说不准,但我没有特殊重要的事离不开,我都会挤出时间去扫墓拜祭祖先的。百善孝为先,做人不可忘本,要有孝道孝心,要不忘过去,怀念祖先!




清明节扫墓的意义在何

清明节是我们传统的纪念先人?,前辈的日子,?因为想念,?思念离别的亲人,?有记念日,?特殊的日子就是买些供品,?鲜花?来扫墓,从人性,?道理上是说的通的事?,只是随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烧纸这样的方式有点影响我们的生存环境了?,逐渐成为陋习了?,以后应该文明清明节?,改变过去的行为,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蔚蓝天空?,没雾霾的环境?,也让先人安享天年,我们把当代的事做好☔️,您认为我的想法可以吗??










清明节祭祖扫墓是在什么朝代兴起的邀回答

清明节祭祖扫墓是什么朝代兴起的呢?这得从清明节还不是节日的时候说起

清明节最早只是时令节气,而寒食节才是祭祀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是传承到现在的民俗节日中,惟有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是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的107天,春风后的15天,公历的4月5日左右。

《淮南子 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古称八风之一,它温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风之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

在汉魏以前清明主要指自然节气,它是与农事活动密切关联的一般节令。

而祭祀活动,主要是古代另一个民俗节日寒食节的活动。

寒食节是在清明前的一天或者是两天,这两天要禁止烧火,吃冷的食物,然后再扫墓祭祀,甚至还有巫术,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寒食节的特殊景观啊

唐宋之后清明才兼具节日和时令的双重意义,寒食节与清明合二为一

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民间逐渐将寒食节的节俗内容与清明合而为一。

对于祖先的祭祀中国人向来十分的重视,当时尚无墓祭的礼俗,要祭祀逝去的先人,就立一名为“尸”的神主在宗庙祭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才变得比较主流,根据《孟子》记述的一则笑话说

齐国有一个无所事事又颇好脸面的穷人,他每次外出,经常吃饱喝醉后再回家,还声称自己又很多富贵的朋友,对他的妻子也颐指气使,他的妻子作为很了解他底细的人就很纳闷,于是就跟踪他,看看丈夫是不是经常出入富贵人家,最后发现她的丈夫其实是在墓地里乞讨得来的酒菜。

由此可见,当时在已经有了用酒和食物才祭拜先人的习俗。

但是这种习俗似乎只限定在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对于身份低微,家里又没有什么钱的普通人,还不普遍。

到了汉代,随着儒家学说的流行,宗族活动也不断扩大,人们对祖先魂魄寄托的坟墓愈加重视,上墓祭扫之风越来越盛行。

到了唐代,唐人沿袭了前代祭墓风俗,并扩大到了整个社会。

从礼经的记载看,古代并没有春季上墓祭扫的例规,但唐时已成风气

据《旧唐书 玄宗纪》记载,

唐玄宗鉴于士庶之家无不寒食上墓祭扫,于是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了清明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和清明节气日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了关联,寒食禁火,清明要焚火,扫墓也从寒食扩展到清明,自唐代开始寒食节就与清明合并在一起了。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写寒食的情景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描绘的就是清明节祭祀先祖、焚烧纸钱的情景。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与许京兆书》中描述每至清明

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

田野道路上,都出都是前往为父母祭祀的男男女女。

如果说唐朝寒食与清明并列,清明地位逊于寒食的话,那么宋朝清明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寒食的彻底置代,清明已经承担了许多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

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说,北宋时人们都在清明这天都要祭拜扫墓,至于扫墓的目的和仪式,宋代也有人专门说明。

如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说,人们“到郊外去上坟扫墓的目的是为了尽自己对祖先的思念之情和敬仰之心”扫墓作为清明节的重要内容,一直被延续下来。

为什么清明节只能扫墓,不能烧纸有什么渊源吗

历山奇谈,聊备一格

清明节祭祀先人,采用的是扫墓的方式,而且唯独清明节叫扫墓,祭奠先人只打扫坟墓,奉献食物瓜果,而不能烧纸!

这是因为,清明节恰逢春回大地,草木萌发,祭奠先人自然就要修整坟茔,添培新土,拔出杂草,并献食物瓜果,以告先人春归之意。

冰心《寄小读者》二三:“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

中国人祭奠祖先,必然包括焚化纸锭,纸钱。为什么清明节只是祭扫,独不烧纸呢?

这要从中国上古的三个重要节日说起,每年的"仲春时节",中国人有依次有三个节日,这三个节日分别是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

上巳节:上古的仲春庆祝

上巳(si)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其实就是民间三月三。这个节日上古就有,而且是一个重大节日,在唐朝甚至全年三大节日之一。

《论语》有上巳节的记载,比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即是上巳风俗。”说的就是上巳风俗。《诗经•国风•郑风•溱洧》中描写的男女相谑,互赠芍药,同样是上巳节的风俗。

再熟悉的就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上巳节书写《兰亭集序》了!当时一大帮文人,齐聚兰亭,曲觞流水,共赋诗文,堪称盛事,王羲之一激动,遂写成了最伟大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这事就是发生在三月三上巳节。

上巳节,是上古人们仲春之时,趁着春日阳光,到郊外浆洗、沐浴、郊游、宴饮,是一个非常朴素、美好的节日。

最初的上巳节主要是洗头发,叫祓禊(fuxi),洗濯沐浴,去除不祥。这种沐浴净身的习俗很自然,就是季节使然。你想,一个大冬天,古人也没暖气,也没法洗澡,衣服也该换季了,总得浆洗吧?于是三月三都到水边来沐浴,好不快哉!就这样,后来,还发展成男女春天相会的节日。有人就呼吁,把上巳节这个春游的节日作为中国的相爱节,情人节,我看很合适。

现代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还在过上巳节,山东胶东地区,每年三月三都要“赶三”,我们叫"三月三,赶大三"其实就是大集,非常隆重,其实这也是上巳节的遗迹。

三月三,大约就在清明节前后,有时候非常贴近,甚至重合,有时候又差几天,这是因为阴历的闰法之变化,会导致日期变化。

但是,无论如何,在这个时节,人们自古以来都有出门庆祝的习俗,因为这个时节昭示了节气,物候的变化!日本的赏樱时节,其实也是上巳节的遗迹,青年男女见那么多鲜花盛开,谁能不心动呢?不出门,还待家里干啥呀?

寒食节:春季风大,施行禁火。

寒食节,又叫冷食节。顾名思义,就是此日不能生活做饭,不仅不能生火,其他跟火有关的都一律禁止。人们只能吃冷饭。古代寒食节随时代不同时长不一,有时候长达一个月,有时候只有几天,甚至只是一天。

寒食节与清明节紧紧相邻,往往是头天是寒食,第二天就是清明。在胶东地区就是连着过,第一天真的不做饭,吃冷饭,第二天吃清明节的鸡蛋,并扫墓。

寒食节的来历,自古以来都附会成是晋文公重耳和介之推的故事。这个故事起源于汉代,本文为方便读者,仍然在此简单说明一下:

春秋时期,晋国宫廷发生内讧,公子重耳逃往他国,随从中有个人叫介之推。重耳在外流亡期间,吃糠咽菜,生活十分困苦,非常饥饿,介之推就“割股奉君”,就是割下大腿肉煮了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晋国成了晋文公。晋文公忘记了介之推,没有分封奖励。介之推就携老母隐居到了绵山。后来有人告诉了晋文公,晋文公大悔,邀请介之推出山入仕,但是介之推不从。晋文公为逼介之推出山,竟放火烧山,结果最后发现介之推背着老母在山上已被烧死。为纪念介之推之恩德,晋文公遂下令每年此日禁火,这才有了寒食节。

这个故事显然是附会的,始作俑者是汉代儒生。汉朝人很会附会,不仅是这个寒食故事,还有很多附会,比如女娲补天等这种神话传说也是汉朝儒生附会的,总之,林林总总,这里也不赘述了。

寒食禁火,应该是上古时期就已经有了。寒食的禁火,其实也与“节候”有关。寒食的产生,许多学者认为是来自于古代中国的“改火”习俗。古人没有打火机,所以要常年保留火种。每年仲春季节,古人会把燃了一个冬天的“火种”熄灭掉,然后再重新点燃。《论语•阳货》记载“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旧谷吃完,新谷初生,正是青黄不接之时,也就是仲春之时,那时候要“钻燧取火”,正好契合古代“改火”习俗。

如此看来,寒食节相必是仲春之时“改火”的一个节点。

继续来考察,根据《周礼》记载(这个周礼实成书于两汉,但是记载的事项应该是实事)“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年春季过了一半的时候,(官吏)就敲木铎警告国内百姓要禁火”。木铎,大家都知道,就是金属做成的摇铃,中间有木舌,或铜舌,带木舌的叫木铎,带铜舌的叫金铎。周人特别喜欢教化民众,经常用敲木铎的方式发布政令,采集民情、民乐、民歌,劝耕化民。"仲春以木铎俢火禁于国中",这个记载就是警告民众要在仲春禁火。

周人为甚要在仲春禁火呢?

原来,夏商周时期,还没有发明铁器,也就没有犁,当然也就不会翻耕土地,农业还是"刀耕火种"居多。

每年仲春,人们为了开荒种地,就开始烧荒,而仲春之时,天气特别干燥,也适合焚烧荒草,这可能是当时的一种农业技术。

然而仲春时节,万物萌发,天干物燥,春天又极多风,烧荒极易引发山火,危机百姓贵族安全。遂有官吏“以木铎休火禁于国中”。因为农业生产和太阳运行的节候密切相关,则烧荒、修火禁就会在基本固定的时间,后来逐渐形成了习惯。既然修了火禁,自然从这一天开始这可能就只能吃冷饭了,这是可能“寒食节”的真正来历。

到了汉代,铁器已经普及,农人早就学会用犁翻耕土地了,烧荒的辟新地的人也少了,火禁的事情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也没有摇木铎宣布禁火的官吏了。但是,仲春禁火的传统习俗却保留下来,这就是寒食节。而 介之推与晋文公的传说,同样是有关“放火烧山”的故事,最后的结局同样是禁止燃火,这可能是汉代儒生试图通过故事的方式“教化民众”,目的已经主要不是"禁火"了,而是教化民众"知恩图报",敬重先人。遂,寒食节也有了祭祀的渊源了。

清明节:祭祀先人,源自唐玄宗!

当然了,对于节气,过去国人也都是要庆祝的,只是分大小节气,庆祝方式不一样,有的节气不是很明显,大家也都一带而过。有的节气则正当时令节序之大变,自然要引起重视,也就会有各种庆祝仪式了。

节气最早商周时期就有了,商朝有了四个节气,分别是仲春,仲夏,仲秋,仲冬。早战国的《吕氏春秋》记载了八个节气。可以看出,东周时代应该已经逐渐出现了节气的说法。这是节气产生的大概时间。到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就完备了。

有人不明白节气是个啥玩意。这么说吧,节气其实就是太阳历。

中国古代很早就实行阴历,也叫月亮历。因为是夏朝就有了,所以也叫夏历。但是这个阴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来制定的,对农时没有什么帮助。人们忙农时,秋收冬藏,完全是按照太阳的运行规律来安排的,因此必须要有太阳历才能指导农事。于是,二十四节气就诞生了,按照二十四节气,人们安排耕种收获非常方便准确,就把夏历和二十四节气结合起来,形成了“农历”。

因此,清明作为一个节气,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只是表明春天的一个节候而已。但是,清明又有个非常特殊的特点,清明的日期,恰好与三月三上巳节、寒食节(禁火节)重合了!

三个节日挨的很近,又都有庆祝春天,除旧布新之意。而且上巳节在唐朝成为大肆庆祝的三大节日之一,中国人又逢节日必定纪念先人,唐朝时,城里的大贵族经常举行各种明目的祭祀,向先人私人大肆奉献,而且互相攀比,唐玄宗时形成了一股奢侈浪费的歪风,一气之下,唐玄宗于公元732年宣布,祭祀只在清明节这一天举行,其他日子(上巳,寒食)都不要搞祭祀了。

从此以后,人们祭扫先人墓地,拜山就只在清明这一天举行。

综上所述,上古的"上巳节"形成了仲春庆祝的风俗;而寒食节由农业生产形成了禁火的风俗;清明节,则是根据农业、物候、太阳历,综合上巳节和寒食节形成了"扫墓"的风俗!

古人也是有所不知,汉代人尤其喜欢微言大义,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许多古代记载被付之一炬,到汉代,知识分子无据可查,遂牵强附会牵涉出了"介之推"的故事。附会是附会,目的是好的。至少,寒食节清明节禁火的传统保留下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唯独清明节祭奠先人叫“扫墓”,而不焚烧纸钱,一是承接上巳节拔禊污垢,二是古人主要是为春季风大,干燥,为防山火也。

清明节扫墓,与家人一起去郊外祖坟拔除坟墓的杂草,清扫坟头使之清洁,添培新土使之干净清新,并踏春游览,歌唱游戏,这不是很好吗?

呼吁大家,清明节扫墓,就是打扫坟墓,献上食物瓜果而已,我们应遵循古制,不要再在清明节烧纸了,这与古人朴素的保护生态观念背道而驰!

请诸君,务必大力宣传之,从我做起!

为什么清明节要去扫墓,平常不能去扫墓吗

一般去上林墓地不能随便去,不能随便选哪一天,要凑一个查口,都要有个说法,随便去对活着的人不好。一般去林墓地的原因,如春节,清明,七月十五中元节,农历十月一,亲人去世周年,亲人的生日等去烧纸,祭拜。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之所以在清明节烧纸跟古代帝王在清明节祭祖有关系,老百姓也纷纷模仿。又说清明节,中元节,十月一是鬼神们的节日,这几天给他们送钱正好他们能收到。

清明节正好是春天,可立碑,栽树,筑坟,清理一下坟上的杂草,打扫一下墓碑上的灰尘,也是对已故亲人的一种思念。

如果墓地太远,不方便回去,可在清明节前三天或后四天在夜间十字路口烧些纸钱,画个圈,圈口对着墓地的方向,向亲人说一下让他们收好钱。

现在流行绿色祭祀,可用鲜花,网络。国家又把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路上车多人多,可避开高峰期,提前或错后都可(前三后四)。也可遥烧。到亲人生日,忌日再去坟墓上坟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