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胡斐 刘培俊)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小城市如何实现大作为?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新余市委副书记、市长徐鸿在《做客央广网》节目中表示,作为江西省面积最小的一个设区市,新余市找准创新路径,既能为自身高质量发展谋得新出路,又能为全省、全国中小城市发展创造更多有益经验,切实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新余实践”。
全国人大代表、新余市委副书记、市长徐鸿接受《做客央广网》节目专访
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作为江西省面积最小的设区市,新余有着“工小美”之称,即“工业强市、区域小市、山水美市”。新余市围绕做大做强“工”、辩证看待“小”、充分挖掘“美”,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连续两年获评江西省高质量发展考核先进城市。
“以做强产业、做精城乡、做实民生为‘三大抓手’,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徐鸿表示,新余市紧紧抓住当地的钢铁、锂电、电力、硅灰石等优势产业,全力做大经济总量。
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新余市创造性地提出了“走小家碧玉的城市建设路线”,围绕全面补齐乡镇发展短板的目标,大力开展美丽乡镇及和美乡村建设,把乡镇打造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后院和乡村前庭,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民生方面,发挥新余民生系统集成改革优势,坚持理念集成、政策集成、方法集成、制度集成,推动民生改革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提升,努力建设“工小美”幸福城市。
2021年,新余提出了打造新宜吉合作主阵地、大南昌都市圈产业承接地、中三角旅游目的地、全国民生城市知名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城市的奋斗目标。“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创造性地做好新余的工作,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新余实践,切实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徐鸿说道。
展开全文
新余城市风光(央广网发 谭建荣 摄)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余因钢设市,因钢兴城,钢铁是新余工业的支柱。近年来,新余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钢铁、锂电等优势产业实现了新突破。2023年开年之际,新余市根据新形势,提出了“钢铁是立市之本、改革是立市之魂、产业是立市之柱”的理念,核心目的就是以新型工业强市的建设,撬动更多能量凝心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城市。
新钢公司线材生产车间(央广网发 赵春亮 摄)
在产业发展方面,新余市围绕钢铁、锂电、电力、硅灰石等优势产业提出了“五千五百工程”,即钢铁产业千亿倍增工程、锂电产业千亿冲刺工程、电力产业千亿装机工程、硅灰石产业千亿潜在工程、数字产业千亿突进工程,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建筑建材、鞋业制造、光伏应用等五个百亿产业。全力推动钢铁转型,抢占锂电风口,助力光伏重生,拥抱数字经济,努力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力。
赣锋锂电锂电池生产车间(央广网发 凌厚祥 摄)
具体来看,钢铁产业重点是抢抓千亿新钢与万亿宝武联合重组机遇,支持新钢打造精品硅钢和高品质厚板全球双一流示范企业,引领带动新余市钢铁产业向着千亿倍增的目标迈进,并渗透下游终端装备制造等用钢产业。锂电产业借助新能源车产业爆发机遇,进一步巩固锂盐生产领先地位、完善锂电产业链条、做好“钢”“锂”结合文章,2023年产业营收有望突破800亿元,朝着千亿目标冲刺。
做细做实民生保障,提升百姓获得感
抓住“小”市好统筹优势,做好民生“大文章”。近年来,新余出台民生保障若干措施,健全民生体系,由点及面推动民生保障措施落地,将政府行动转化成百姓可感知、可触摸的获得感。
2022年,新余市将财力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50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就业创业成效明显。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1.4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4亿元,扶持带动1.85万人就业创业。“区块链+电子社保卡”项目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农民工工资直发社保卡助推根治欠薪工作经验全省推广……成绩卓著,吸引全国目光,2022年全国民生系统集成改革会议走进新余市,围绕“新余实践”展开热烈讨论。
夜幕下的赣西民俗风情街(央广网发 谭建荣 摄)
“新余区域虽小,但先行先试经验丰富,近年来先后承担了住建部、财政部等8部委的试点示范任务,是一块天然优质的‘试验田’。”徐鸿表示,新余还是一座改革之城,从公车改革敲下第一锤到民生集成改革享誉全国,改革这一立市之魂始终焕发出强劲动能,公立医院改革、农村居家养老新余模式等全国推广。
“接下来,我们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牢牢把握改革的整体性、时代性、创新性、人民性,高举改革旗帜,以大刀阔斧的改革智慧、斩钉截铁的改革决心、念兹在兹的改革情怀,努力为全省、全国中小城市发展创造更多有益经验。”徐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