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挥去春寒尽清明。在仲春和暮春之交,又是一年清明到。作为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不仅有着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主题,也蕴涵春和景明、踏青寻春的习俗。关于清明节,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特别是汉口竹枝词记录下清代以来武汉清明节俗的传承嬗变,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姿的武汉清明风俗图。
寒食无人扫夜台
寒食/清明
清道光年间,浙江余姚人叶调元寓居汉口,就其所见所闻,写下292首“眼前无字不传神”的汉口竹枝词,其中包括数首与清明有关的竹枝词,道出了武汉清明节俗的丰富多彩。
扫墓,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清明的前一日是“寒食”,按如今武汉人“前三后四”的说法,清明前即可上坟祭扫了。但清中叶汉口的清明习俗则有所不同。叶调元《汉口竹枝词》这样写道:“寒食无人扫夜台,冥钱恐属介子推。当年逃禄绵山隐,死后偏争纸锭来”。并附注释:“俗忌寒食上坟,云是日烧纸为介之推所得。”
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点灯烧饭尚且不允许,难道还能焚香燃纸?从此意义上,“寒食无人扫夜台”(即扫墓)倒也说得通,但老武汉人却另有其意,“忌寒食上坟”原来是担心焚化的纸钱被介子推(外人)得去。想当年介子推活着时不愿为官,逃避到绵山隐居,难道死后还要与人争纸钱?叶调元反诘、讥讽之意不言而喻。现今,“寒食上坟”的忌讳早已无存,清明前后扫墓祭祖均可。
展开全文
半是看花半上坟
清明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勃发之际。当原野披上绿装,山花点缀其间,人们结伴到郊外山野游玩,亲近大自然,谓之踏青或春游、寻春、探春,因而清明节亦称踏青节。
汉阳月湖、汉口后湖一带景色宜人,成了武汉人郊游踏青的好去处。“芳草如烟暖日薰,牡丹芍药灿红云。泉隆巷口人争渡,半是看花半上坟”。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再现了春花烂漫、上坟看花的情景。如茵的芳草,和煦的阳光,灿若云霞的牡丹芍药令人陶醉。人们争着赶到汉口五圣庙、泉隆巷码头,坐船过汉江到汉阳月湖堤,上坟与赏花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20世纪30年代汉阳琴台月湖,过去武汉人清明踏青首选之地
为了饱览这明媚的春光,不少人过了清明仍游兴不减。清末民初宦应清在《后城马路竹枝词》中有感而发:“莺飞草长野花香,一角危楼挂夕阳。寒食清明都过了,踏青还到济生堂。”济生堂地处今汉口中山大道前进二路,在当时属于后湖荒郊野外。武汉人郊游远至济生堂,足见踏青受人欢迎。踏青习俗相沿至今,甚至更盛于昔。
两鬓更教簪嫩叶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清明时节,柳树最先抽出新芽,绽放一抹新绿,显示出勃发的生命力。在春意盎然的清明时节,形成了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习俗。
旧时武汉人清明踏春时,喜欢折柳条编成框戴在头上,祈求吉祥,表达美好期许。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就描写了武汉清明“戴柳”习俗。诗云:“两鬓更教簪嫩叶,清明时节重闺人。”姑娘们祭扫之余,在山间田野尽情游玩,折几枝柳枝插于鬓边发际,青青的柳叶随风摆动,姑娘们一路走来摇曳生姿,宛如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武汉民间甚至流行“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戴柳,死了变猪狗”之说,表明人们认为清明节这天戴柳与否,将关系到是否红颜永驻及死后转世。时至今日,仍有人清明踏青头戴柳圈,在美好春色中尽情欢乐。
“和烟折得柳枝新,插向门前眼前春”。在叶调元的笔下,清明“插柳”习俗同样引人关注。清明时节,武汉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或屋檐下插杨柳枝,寓意驱邪消灾,祈福佑安。新折的柳枝叶芽初绽,绿意盈盈,大好春光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历经岁月变迁,武汉“插柳”习俗多已无闻。
东湖与柳
*图片源于网络
清明无客不思家
清明节是祭奠祖先、追思先人的日子。每当清明节,一些漂泊异乡的游子,便会触景伤怀,生发出浓浓的思乡情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流传千年,将人们清明思乡怀土的悲戚心绪表露无遗。
民国年间,朱仲英在武汉赋诗《清明》,抒发出同样的心境。诗曰:“清明无客不思家,独步郊园数落花。纵是武汉风物好,乡心促我乱如麻。”“清明无客不思家”句原出自明代高启的《清明呈馆中诸公》,其上一句为“白下有山皆绕郭”,表述的是白下(即南京)城郭四周群山环绕,景色秀美,正值清明时节,又有哪一个游子不思念家乡呢?朱仲英借用“清明无客不思家”,又加上“纵是武汉风物好”,收到与高启诗异曲同工之效。是呵,武汉的景致再迷人,风物再琳琅,对于游子来说这里终究是他乡,怎抵得上自己的清明思乡之情呢?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