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请问您是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出自《论语 学而》,是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的。原文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为人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犯上,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作乱,没有这样的人。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起来了,做人治国的道理就有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是为‘仁’的根本啊!”
有子即有若,是孔子所有学生中德行和学问最高的一位,据说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尊他为师,所以有子的观点能够代表孔子。在这一章里,孔子谆谆教导我们:“孝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首先做到“孝弟”,才能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否则,便有可能犯上作乱,做出一些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大贪官胡长清贪污国家资产几千万元,自己过着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然而他90多岁的老母却一至生活在农村,住在几间破草屋里,他每月只给母亲50元钱的生活费,还比不上他抽一包高档烟的钱,而且多一分都不给。这样的不孝之子,还能算人呢?他怎么可能忠于国家和人民?不走上犯罪的道路才是怪事呢!
由此我想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否也应该把“孝弟”做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教育孩子首先做一个有“孝心”的人,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以此为出发点,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爱国家、爱人民的人。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存在“高、大、空”的倾向,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什么“五心系列教育”,新名词编了一大堆,标语口号满天飞,但实际效果如何?到底怎样才是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学生其实不知道怎么做,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国家”、“人民”、“集体”都是一些书本上的抽象概念。嘴上说着“爱集体”,却迟到早退,违反校纪,干出一些有损班集体和学校利益的事情;考试时能把“爱国主义”的内容答得头头是道,回到家里却当起小公主、小皇帝,让年迈的爷爷奶奶为自己端饭、洗脚……
德育应该是一种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体验式教育,而不是胡子眉毛一起抓的标语口号式教育。我认为,“孝弟”可以做为学校德育工作一个突破口,让学生从孝敬父母,孝敬爷爷奶奶的点滴小事做起,围绕“孝文化”编印一些校本教材,设计系列教育活动,家校联合,共同评价孩子的“孝行为”,这样做可能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有“孝心”,我敢肯定地说,这些孩子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将是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集体荣誉感的人。因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他怎么会尊敬别人,热爱人民,又怎么能谈得上热爱国家和民族呢?
家庭也是“孝弟”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一点上,应特别强调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如何对待上辈人,孩子会跟着学,不孝子孙的背后一定有一对不孝的父母。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妈妈特别不孝顺,婆婆年迈有病,多年卧床不起,她让儿子把一个破碗放在奶奶床头上盛饭,从不涮洗,又脏又破。奶奶去世后,这位妈妈看到床头上的破碗,对儿子喊到:“儿子,快把床头上那个破碗扔掉!”没想到儿子说道:“妈妈,不能扔,等你老的时候我要留着给你用。”
也许有人说,讲“孝道”是封建礼教,当今时代过分强调这一点,会束缚孩子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其实这二者不矛盾,“孝”是做人基本准则,“民主”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在我们国家,没有“孝”做基础,这样的“民主”是危险的,因为谁也不愿意看到我们培养的人“有才无德”,对国家和民族产生更大的危害。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本回答选自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
《论语》中的第一篇为何叫《学而》,有何讲究吗
- 巜论语》第一篇的篇名叫《学而》。巜学而》一篇包括十六章,内容涉及多方面。其核心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 “学而习之”,学:孔子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习之:“时”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也指“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温习,练习的意思。
- 《学而》篇第一句“入门之道,积德之基”,所以放在巜论语》全书中的第一篇。
- 儒家讲求积极的入世观,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高自身道德与学识修养是第一步,也是基础。因此巜学而》篇被放在第一篇,它涉及到“求学应反复温习,待友要真诚欣悦,与人需胸怀宽大”,内容揽括了学问的提升与人格的完善。
巜论语》中,因为巜学而》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只有先学好这一篇,以后对巜论语》的学习才能逐渐开展。
如何解读《论语》学而篇1.4,我们该如何反思自我
论语.学而篇第四章写的是曾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吾身这个成语也出于此。
这段文字在文言文中算是比较简单的,从字面上看都可以理解曾子想表达的意思。上学时老师曾这样为我们解释: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教的知识是否复习?
论语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经典,在我们今天看来,每一句话都应该有深意,老师讲的没有错,但能否从这句话中真正理解曾子的思想呢?我认为还需要深入研究一下。
先解释这段话中的几个关键字吧。第一个是三,三这个字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明确的数字,表示数量,比如三皇五帝。在古文当中,也代表多的意思,比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并非是指明确的数量。第二个是忠,字面来看就是把心放在中央,不偏不倚。第三个是信,是一个人所说的话。第四个是习,可以讲学习、复习,也可以说练习和修习。
明白了这几个字,我们再从头理解一遍这段文字的意思,可以这么解释:我每天就考虑或检讨自己三件事,一是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心态端正,二是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说话能兑现,三是老师教我的知识和道理有没有亲自去实践。
这个解释和老师说的有区别吗?我认为还是有的,从更深的角度来看,曾子就是想通过这段简洁的文字,告诉我们做人做事最关键的三点,一是做事的道理,二是做人的道理,三是实践的道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曾子也非常伟大呀,他的思想学识继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在纷繁复杂的人生当中,每天遇到的问题数不胜数,所以作为老师,曾子帮我们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三件事儿,能够让我们去繁就简,一针见血的看到问题的本质。
与人谋而不忠乎?就是做事要忠,这里的忠并非愚忠,而是正心诚意,尽职尽责。从内心深处要有恭敬心,不敷衍了事。这里的人除了上级领导,还包括父母妻儿等和我们有关的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这种恭敬、感恩的心态为别人做事,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好呢?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就是做人要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孔子一直强调仁智礼仪信,也曾提醒我们:轻诺必寡信。为人处世,信字为先,应当言必行,行必果。大丈夫立足天地之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安身立命之本,可以以信行天下。
传不习乎?就是告诉我们要知行合一,任何知识、道理传授以后,一定要付与实践才能有正确的理解,不能沦为口头禅。学习二字本身就有两个意思,一为学二为习,学中有习,习中有学,和佛家说的修行的意思是一样的。从理论到行为合二为一,相互论证以后才能真正认知事物的真相。
论语是儒家经典,通过文字,我们越过千年的时空,学习体会先贤们的思想智慧,一定要深入思考、用心理解、三省吾身,并付诸行动,才会对得起这些名师的良苦用心,从而让自己的德行有所增益,并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