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是一个认识论范畴。一个是“认识论”,一个是“认知论”,其基本点都是对事物的认、识、知。
“格物致知”是成语。是后人从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著作中,引申出来的。
“格物致知”中“格物”与“致知”,是两个概念。也就是说,“格物”与“致知”是紧密相连的两个不同的概念。
笔者认为:“格”是推究之义,“物”指事物,“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致”是求得之义,“知”是指获知、获得,“致知”就是求得真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求得、获得真正的知识。
“格物致知”实际上是讲了一个认识世界的方法、方式的理论。只有这样把“格物”与“致知”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才能达到人们的期望值。
“格物致知”与当代认识论、认知论、知识论哲学有相似之处。它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中国的传统概念,它把真、善、美紧密地融合为一体了。
人要做到“格物致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物的原理是要经过知识的积累,自己对事物的细心观察与思考,从实践中求知,而获得真知,并不是那么简单、一蹴而就的事情。
明代,有一个“守仁格竹”的成语故事。说的是明代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格竹”的故事。
王守仁在家守丧。他看到南宋理学家朱熹一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王守仁心中一亮,心想“圣人可学而至”,方法是“格物”,原来这个理是“格”(穷追研究)出来的。
正巧,王守仁的后院有一片竹子。王守仁对“格物”这事很感兴趣,他邀请了一位姓钱的同学,到后院观察、研究竹子。
两人紧紧盯着竹子,目不转睛地“格竹”。两人在“格竹”“格”了三天,钱同学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主动地退出。
王守仁仍然坚持,独自“格竹”。结果七天后,他大病一场。为此,王守仁感叹道:“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格物,是一种穷究事物获得知识的方法。王守仁“格竹”,需要了解竹子是哪类植物?其生长环境、规律等本身的属性知识。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再去穷究其哲学层面上的“理”,比如,竹子在人们的思想里是怎么想的?在心中处于什么位置?它所表现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特征?围绕竹子特性与人对竹子看法好的认识,按照这种逻辑思维去“格竹”,肯定会成为学者,甚至有可能成为大师级,王守仁“守仁格竹”的故事,就是最好一个的例证。后来,王守仁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心学集大成者,后人所崇拜、仰慕的心学大师。
综上所述,使读者更加认识到“格物致知”哲理性。它包含着认识论与知识论的哲学道理。也就是说,“格物致知”是探求真理的路径,需要事物的基础知识,需要人们结合这些基础知识去观察、思考、认识其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从中求得真知,获得真理。
王阳明是怎么悟出知行合一的
在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之后,王阳明进一步认识到,知行应该并进,不分先后,以心理合一为体,以知行并进为功。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王阳明悟出知行功夫本不可分离,知即行,行即知,“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所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之知;真行即所以为知,不知不足以谓之行,行即是知,知行合一。
用王阳明自己的话说就是:“心,一而已。一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以知行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在悟出“心即理”之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物合一、心理合一,必然会得出知行合一,这就是王阳明最终提出知行合一的关键。
“知行合一”的精髓是什么
谢谢邀请。
知行合一的核心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在强调知与行的统一,知是对事情各方面的了解、思考、成熟,只有明白才有开始行动。行是将那些了解清楚、思考明了的事物付诸实施,并能有所成就。其要领在于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方为知行合一之真谛。绝不能知而不行,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知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