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五众,表面上看是一凡人带四妖环游世界,唐僧是取经团队的精神领袖,其余四众是受此精神号召下辛苦拼搏的员工。而实际上这个公式并不成立,由于中国“师者为长”的传统观念影响,导致唐僧的作用被过分夸大,孙悟空这个形象从而变得有点偏离事实。
实际上悟空才是团队的核心,自从被观音善信后,他一直保持着虔诚炙热的心去求经,一路上兢兢业业,已然是最称职的取经项目CEO。当然他也惹了不少庄稼汉,拉了不少仇恨,所以西游中悟空收获的外号有很多。
后面三个“泼猴”、“猴哥”和“大师兄”则基本是分别专属于唐僧、八戒和沙僧的,我们在原著或者看剧中都能轻易听到这几个称谓。在这里小解产生了一个疑问,那就是八戒和沙僧同为悟空师弟,为何八戒能叫“猴哥”,而沙僧却从未这么叫过,从来叫的都是“大师兄”呢?
展开全文
“我不是野豕,亦不是老彘,我本是天河里天蓬元帅。只因带酒戏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锤,贬下尘凡……是我咬杀母猪,打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不期撞着菩萨,万望拨救拨救。”
由此可知,八戒选择取经很大部分是自愿的,他不愿再过吃人度日的生活,渴望菩萨“拨救拨救”。所以在后续的降妖伏魔中,他积极性比较高,做的贡献也很大。
可见,沙僧想的其实是自己的利益得失,而没有一点想要脱离苦海渴望菩萨帮忙的意思,他甚至害怕参加取经会误了前程,这样的话说出口,岂不令人心凉!但是对于沙僧而言,他得到了观音“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的承诺。
正是这个承诺害了沙僧,他以为只要安安分分混到灵山,即使无作为亦能官复原职,而实际上他想的太简单了,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劳而获的,不努力就没有收获,所以当功成时免了罪,却未能复本职。
所以沙僧对悟空的称呼只停留在“纯粹的称呼”上面,毕竟喊一个人总得有个称呼吧?“大师兄”三个字是不带感情色彩的。
参考书目:《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