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 跻身 最爱 读书 城市

重庆跻身 “95后”最爱读书城市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2 12:36:03 浏览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4月21日,一份《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正式出炉,给出了当下数字阅读及其主要读者的“画像”。报告既有对当下数字阅读内容、产业的整体画像,也呈现出了数字阅读读者的阅读习惯、内容偏好及全球阅读趋势等。其中,重庆更是跻身Z世代(一般指“95后”)最爱读书城市。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由上海图书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和国内知名数字阅读及文学IP培育平台阅文集团共同推出。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接触数字阅读的成年人比例从2008年的24.5%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79.6%;2021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为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本,数字阅读正在逐步撑起全民阅读“半边天”。

重庆榜上有名

本次发布的《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则显示,Z世代的阅读画像为数字阅读“随时随地”的特性,增添了更多可供解读的新意:从时间上看,2022年,Z世代阅读时长累计超过20亿小时,相当于读完2000万本《史记》的时间。Z世代最爱的阅读时间是中午和晚上,中午12点和晚上10点是阅读高峰期;从地域上看,广东、江苏、河南、山东和浙江位列Z世代最爱读书省份TOP5,长沙、重庆、北京、成都、广州则跻身Z世代最爱读书城市。

Z世代更关注自我成长

《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还呈现了Z世代当下最喜欢读的书。报告显示,青春文学、文学、心理学、传统文化读物、科幻是Z世代最爱的五大出版书籍类型。《龙王:世界的重启》《鲁迅全集》《自卑与超越》《论语》《三体》成为年轻人最爱的对应类型读物TOP1。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其他年龄群体,Z世代更关注自我成长和心理健康,心理学主题书籍成为年轻人最爱的TOP3类型。数据显示,2022年阅文心理学出版书籍新增读者中58%为Z世代,《自卑与超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提高情商的100种方法》是Z世代最爱看的TOP3心理学书籍。

《论语》《红楼梦》《西游记》则是2022年年轻人最爱的传统文化读物,《时间简史》《乡土中国》也分别成为年轻人最爱的科普和社科读物。

Z世代去年最爱科幻网文

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网络文学已成为数字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所有精品内容中,科幻网文成网络文学年度题材,是2022年Z世代的最爱。数据显示,近70%的科幻读者年龄小于30岁;2022年阅文Z世代阅读人次TOP3网文为《灵境行者》《夜的命名术》《深空彼岸》,均属科幻题材作品。据上游新闻

Z世代

一个网络流行语,也指新时代人群。

Z世代,也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

展开全文

明天是世界读书日,你有时间读书吗?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大力倡导读书如今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如何让孩子成为阅读的主导?如何安排孩子的阅读时间?如何让每个年龄段拥有适合阅读的书籍?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走访。

问:读书怎么成了家长的事情?

“为了给娃儿做读书分享会的PPT,我熬了半个通宵。”家住大学城的市民李女士,儿子在读小学一年级,女儿还在上幼儿园。今年以来,学校和老师给两个孩子布置的阅读作业,让她有点招架不住,“提倡亲子阅读没有错,但最后读书怎么几乎变成了家长的事情?”

李女士说,儿子小天班上的老师,每月都会为每个孩子从图书馆借一本书,要求他们一个月内读完。为检验读书效果,老师要求同学们读完后,以PPT形式分享书中内容。

“刚开始孩子爸爸帮忙做PPT,分享会前一天我检查发现,他爸爸做的只讲了其中一小片段的内容,不符合老师要求。我赶紧接手‘纠正错误’,熬了半个通宵完成了一个80多页的PPT。”李女士看来,对低年级理解力不够高的学生来说,把书看明白并讲出来已经不容易,老师还要求把书中内容做成PPT,这件事情几乎只能家长代劳。她为此颇为疑惑,如果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为培养阅读的兴趣,检验方式可否不这么“成人化”?

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李女士遭遇的并不是个案。监督打卡或是辅助阅读等工作,让家长成了阅读的主角。

“在大力倡导读书以及营造爱上阅读的氛围过程中,有部分学校(幼儿园)和老师希望通过仪式来体现读书成效,但没有考虑实际操作带来的额外负担,导致读书打了折扣。”市教科院一位小学教育研究员表示,一方面,针对低龄段的学生,阅读成效应尽量由家长来把握判断,在课堂上适度引导和呈现。另一方面,针对高年龄段的学生,读书也不一定非要以“打卡”形式来定义,老师应该更多以日常的作文、课堂演讲、小剧目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了解学生阅读的收获。

问:学生还有时间读书吗?

“我女儿很喜欢看书,但现在她连最喜欢的篮球都没时间打,更别说静静地坐下来读书了。”对家住南岸区的刘女士来说,关于读书的烦恼是另外一种。

刘女士的女儿在一所重点中学读初一。因为小学是数一数二的“学霸”,女儿成了学校和各科老师格外关照的对象。“全校演讲比赛喊她参加,舞蹈队也喊她参加,还有奥数竞赛,以及小小科学家项目。”刘女士说,课外活动花费了不少时间,有时候她的作业都要做到夜里12点,她看了很心疼。

平时没时间,周末呢?“像演讲比赛、舞蹈比赛这些活,基本都安排在周末,基本就是一天,孩子几乎没时间和精力来阅读。”刘女士说。

在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随着年级升高、功课增加而减少,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月初,广州日报发起一次针对中学生读书问题的问卷调查显示,虽有74.5%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可取代,但现实中只有7.6%的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时间“至少1小时”;77.8%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或其他安排挤满”。

“中学生每天至少应有1个小时时间进行课外自由阅读。”重庆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协会秘书长曾剑表示,课外阅读与课本学习不矛盾,与高考也不矛盾,它只会促进课本学习、提高高考水平。他建议,家长们要善于引导孩子合理分配好时间,平时不能读,周末可以抽点时间读一下。时间多,可以自由设定,“每天不要太多时间,饭前饭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就够了,整天坚持几个时段也不错。”

问:学生读的是自己喜欢的书吗?

“我喜欢读科幻类书籍,可是爷爷喊我多读名人传记,爸爸叫我多读文学名著,妈妈要我多看课辅教材。”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小珂,读书选择很多,却都不是自己喜欢的。

读高二的李越告诉记者,上小学和初中时,父母经常为她买回一些名著,鼓励她多阅读,平时多看看新闻,休息日也看看电视剧。但自从上高一以后,学校布置了大量习题,老师还特别叮嘱她“你成绩不错,参加高考需要拔尖才能上一所好大学”。这无形中增加了她的压力。

“小学、中学阶段是人生阅读的黄金时段,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给孩子留出阅读的空间和时间。文学、社科、中国古代、外国、当代的都读。”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新涯说,“我们要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此也需要不同层次的阅读和不同种类的阅读,这是全民阅读应该考虑的方向。”

“学生阅读需要引读者、引领者。”重庆南开中学语文教师李青称,想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家长要喜欢阅读,做好榜样。其次,老师要帮助学生打开视野,给他们一些方向和提醒,因为阅读不仅仅是读文字,还有读文字背后的时代背景、人物情感,作家的思想和心境,要引导学生泛阅读、深阅读,学会批读。例如,不仅仅要读不同作家的作品,还要读同一个作家不同时代的作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会洞察社会、思考人生。

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