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开着导航都找不到北,在没有导航的古代,就连建筑标志和道路都很少,那么古人出远门是如何辨别方向的?
古代开发程度不大,出了州县城池皆是山川树木,根本分不出东南西北。但是古代出远门的不少,比如出公差的衙役,挑担作买卖的货郎,还有走亲访友的百姓。
他们去往其它州县很少迷路,究竟是依靠什么认路呢?这并非是有特异功能,而是古代有经验地图。中国人最是勤劳聪慧,古人也知道百姓出门不便,所以会有人专门探路并绘制地图。
当然这些地图远不如现在精确,甚至上面没有什么地形图画。可能和口诀一般,写着走了5里路左转,看到什么标志右转再走7里。
虽然古代没有东方明珠,天塔旋云这种标志性建筑,也没有距离江西4km的路牌,但古人善用自然风物。
镇与镇之间,县与县之间,那些稍大点的河流以及山岭,基本都会被古人取上名字。有了这些参考作为标志,描述起来就很简单了。
展开全文
比如明圣湖走到尽头左转,或者是九曜山的左侧有条路什么的。比较详细的,就以奇树怪石为参照。
因为古代的路旁树是自然长成,各具特色十分好辨认,异地游玩出差买张地图就行,但这种地图的精确度因人而异,有钱直接找个当地导游更好。
不过大家要注意,如果哪天穿越到了古代,没有穿上古装别乱买地图,否则会被抓起来的。
但画地图是个技术活,古代文盲率九成以上,读书人没事也不会去画地图,所以地图还是比较难买的。一般的老百姓也舍不得买,那么没有地图的情况,古人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呢?
之所以疑惑古人怎么认路,是我们进了两个误区。首先是古代的道路并不复杂,现代道路纵横交错,若是不开导航的话,根本不会知道如何前往目的地。
但古代两州县之间,往往只有一条官道,只要顺着这条官道走下去,自然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当然也会出现有岔路的情况,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不可能每个州县之间都修路。
有时候便直接从官道修一条岔路,直接通往相邻的州县。
这样的岔路不会很多,一般都是二至三条,出发前询问一下便可。再者因为官道只有一条,所以路上行商差旅的人很多。另有官方驿站,私人茶摊,途中只要问路勤点,根本不会有迷路的情况。
第二个误区就是对目的地定义。我们现在导航去某个地方,是要精确到门牌号的,因为不好意思开口问路,也怕遭到无言地漠视。
但是对于古人来说,只要到了大概范围就行。比如你要去江州府探望出嫁的妹妹,进了江州的城门就算找到了。
古代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淡漠,乡邻街坊更是守望相助的小团体,你只需报上妹夫的姓名职业,再说说妹子是哪年哪月嫁过来的,马上就会有热情的大妈大爷给你指路。要是正巧碰上一个街道的,可能还会邀请你晚上去他家吃饭。
以上讲的都是有人聚居的地方,但古代大部分地方荒无人烟。如果是那些游山玩水的驴友,他们又该如何辨路和方向呢?
去有人的州县还好办,毕竟官道就那么一两条,闭着眼睛往前走就是了。但是古人为了赶时间,往往会抄小路。这些小路不是官方修建的,而是大家自己走出来的,可能会出现迷路的情况。
因此古人自觉用土堆石块做标志,这种东西古代叫做堠。官道小路都有,你数着看到了几个堠,就能估测走了多少里路。有的堠上写了地名,知道了路程和所处地界,有没有迷路你心里也有数了。
但古代荒芜的地方较多,没有官道没有人烟,周围都是花草树木,根本不知道东南西北。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展现古人真正的技术了。
首先是观星辨位,先贤智慧超群,他们仰观星辰天象,能够发现四时气候的规律,用星辰辨别方向更不在话下。探险小说经常出现的启明星,便是古人辨认方向的星辰之一,我们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星。
太白星黎明会在东方出现,黄昏出现则是在西方。辨别了方向之后,只要往目的地的方向走,总能寻到官道和村落,到时候找人一问便知。
到了战国时期,先民发明了司南,这算是指南针的祖宗了。利用这个东西,即便不会看星辰辨位,也能找到方向。虽然古代辨路的方法很多,但迷路还是经常发生的。
比如项羽垓下之战,本杀出重围,但他前往西楚的时候迷了路。而且问路时,老农指了相反的方向,结果项羽被韩信他们追上了。所以在古代千万不要迷路,很可能小命就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