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底 聊天记录 痛心 中学生 中年

儿子自杀后,中年父亲“卧底”中学生约死群,聊天记录让人痛心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6 16:42:04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近些年来,中学生、大学生们自杀的案例越来越多,多到网友们听到这类事情的反应已经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了。这类事件发生的时间、场所、方式都不固定,可能是各种考试后、受委屈后,在学校、在家中,吃药、跳楼……孩子因为种种压力难以忍受,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儿子自杀后,45岁父亲卧底中学生约死群一位中年男性老徐在一年前丧失了儿子,儿子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从高高的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而本应蓬勃的生命。痛失爱子的老徐,决心要搞清楚儿子自杀的原因,他也确确实实地付诸了行动。登录了儿子社交账号的老徐,在儿子的QQ上发现其加入了一个名为“约死”的群,在这个群中,成员大多都是还未成年的中学生。老徐在其中一边潜伏着,一边摸索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故事。

经过了解发现,群里的孩子心理上多多少少都有问题,他们的生活态度非常消极,情绪也非常不好。在感到非常痛苦的时候,会相约着一起结束生命。可想而知,长期受到这种影响的孩子们,又怎么能从痛苦中走出来呢?恐怕最终只会越陷越深。孩子们有的是因为一次考试失误,从好的班级掉到普通班级,有的是因为被继父嫌弃和责备,还有的是因为去酒吧被父亲骂“不要脸”而从此堕落……面对这些孩子的痛苦,老徐无法视而不见。于是,他申请新账号进群,伪装自己,劝阻那些有自杀倾向的孩子们,即使多次被迫退群,他也没有放弃。“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老徐终于成功挽救了多个孩子的生命,“约死群”最终也被封禁掉。青少年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父母别一错再错确实,如今孩子们的压并不小,而父母却总是自以为地认为孩子们很轻松、没有烦恼,这种不理解、甚至有时无心的责怪,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刺向孩子心灵的一把尖刀。孩子们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父母对孩子表达出的痛苦及时做出反应。尤其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让他们放轻松心态。

展开全文

有位原生家庭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妈妈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非常容易激动,而且总在生气时穿着高跟鞋踹她的头,或揪着她的头发撞柜子……总之非常难以想象,一位妈妈竟然可以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做出这种事情。除了这些身体上的伤害,她还得承受来自同学的嘲讽。后来面对母亲患上绝症,她把自己缩在一个角落,和所有人都保持安全距离,情绪也极不稳定,是的,她病了。

尽管后来去了别的城市上学,她得到小小的恢复,但小时候的经历给她留下的,是一辈子的伤痛,她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交友或成家,只能靠努力地控制自己,避免造成更大的麻烦。或许你可以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强,他们会将一件小事放大,将自己受到的伤害也放大,把自己放在死胡同里,这和他们自杀有一定关系。但来自原生家庭的不可逆伤害,父母的不理解、不支持、不关心,不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导致孩子结束生命的一个真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