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2023年的春季校招有点像“打折促销”。近日,湖北一大学招聘会上,某超市“底薪6500元招聘引学生排队”的报道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表示网络上所谓的“大学毕业生月薪过万”其实并不普遍,底薪6500元的超市岗位被“哄抢”可能才更接近大学生求职的真实情况。事实上,这只是就业难的冰山一角而已。
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多难?在4月8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上,有学者用两张图表对这一问题做了直观展现。《2015—2022年国考招录和报名人数》和《2000—2022年考研和录取人数趋势图》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考报名人数为212.3万,招录比低至1/70;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457万,比上年增长超过20%;2022年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为1144.2万人,是6年前的4.5倍。另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16至24岁的城镇青年失业率为16.7%。
这些权威数字,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每年都是“史上最多”的应届毕业生,而经济触底反弹的压力又客观存在,这个时候,就业的内源性压力可以想见。正因如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就业”列为今年“三稳”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教育部“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到人社部“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稳就业”相关政策加快部署。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强调,要加大对吸纳高校毕业生数量多的企业的政策、资金支持,深入实施“三支一扶”等计划,推动应届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可见,为了大学生就业,职能部门也是操碎了心。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事关千家万户。不过,就业从来不是“一厢情愿”,说到底,它是供需双方的“双向奔赴”。
所谓“双向奔赴”,就是各自先要调整好心态,找准坐标系。前段时间,孔乙己文学火了。一些年轻人自嘲道:“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发布的报道《白领脱下“长衫”后》中,讲述了几个青年的故事:广告从业者宋雨昕在工作半年后去了养猪场;设计师刘洛洛受够了“内卷”,做了一名宠物美容师;从互联网大厂裸辞的康亚茹开启了自己的收银员生活……“脱下长衫”并不意味着可以“躺平摆烂”,也并不是要否定读书的价值和意义,只是放低姿态、摆正心态,在就业比较困难的时候,也是必要的心理建设。
任何时候的就业难,都可能有两种表现。一是供给侧的问题,没有足够的岗位,自然拼抢激烈。二是结构性的问题,就业难与招工难,有时候也是如影随形:一方面是人找不到岗位,另一方面是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某招聘平台《2023职场人理想工作与求职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的受访者愿意接受“钱少”的工作。其中,近半数(46%)的受访者倾向优先选择“钱少、事少、不累”的工作。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有41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有30个属于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用业内的话说,“这些岗位一直很难招人”。
求职者怕苦怕累、眼高手低,教育培养体系没有很好地适应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整,甚至父母也会时不时地说一句“大不了再养你几年”——各种因素的合力之下,结构性就业难也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健康正向的就业观,是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然,高质量发展才是纾解就业难的治本之计。经济与饭碗,永远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态势打底、用充分必要的就业政策兜底、用理性向上的就业观念托底,“脱下长衫”的年轻人,才能在就业的海洋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文字:邓海建
编辑:张秋颖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