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华 临终 想见 去世 亲自

07年毛岸青去世,邵华亲自打电话给毛岸平:岸青临终前一直想见你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3 04:30:03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1950年的冬天,韶山冲飘起了鹅毛大雪,岸青受父亲嘱托,亲赴湖南监管土改,顺便处置祖上田产。

“我们家人不参与土改分田,划分阶层时要实事求是,希望地方政府能够严格按照政策办事…”毛岸青如是交代地方官员。

末了,岸青便跨上一匹棕色骏马,在大雪皑皑的风景里,驰骋而去…

那是岸青自母亲杨开慧被抓后,第一次回到家乡,因为担心地方土改工作会“徇私舞弊”,故而没有公开返乡行程。

多年来,能大大方方回板仓给母亲扫墓、去韶山看看父老乡亲,是病中的毛岸青一生都在追求的梦想。

堂弟毛岸平说:“岸青一生只回来过七八次,唯有第一次令我印象深刻…”

那时毛岸青病情稳定,容光焕发,毛岸平还是个读小学的毛头小子,他听说岸青哥哥回来了,便一路打着赤脚往毛家老宅奔去。

展开全文

由于岸青是骑着马回来的,一路从湘潭直奔韶山,毛岸平还没来得及招手打招呼,岸青便连人带马摔倒在田沟里…

后来岸青回乡次数越来越少,直到2007年,毛岸平接到了嫂子邵华的电话,才得知岸青哥哥已经去世了…

那么,毛岸青一生回过几次老家?他与韶山亲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最亲近的堂弟毛岸平近况如何?

旧疾与思乡纠缠,堂弟翘首期盼

1949年7月,毛岸青刚从东北回到北京,就被组织上调到中宣部担任俄文翻译。

在沉迷俄文著作时,岸青的脑疾尚能控制,可一旦用脑过度,或是到了休息日,脑子里便会蹦出一个“小人”,与之纠缠不清。

“你把这包信件拿回去研究研究,看看可有对策...”50年代的一天,毛主席同保健医生王鹤滨说道。

王鹤滨抄起一包好似“沙锤”那般大的布袋,回到宿舍打开一看,里面竟满满的都是岸青写给父亲的信。

“爸爸,我的脑子里有一个“小家伙”,在不停地与我纠缠,无论我怎么与之作斗争,就是无法赶走他...”王鹤滨惊呆了,他素来听说岸英患有头疾,没成想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

“岸青的精神疾病很严重,必须住院治疗”,王鹤滨如是说,毛主席皱着眉头道:“上哪治比较好?”

王鹤滨道:“去苏联吧,岸青在苏联治疗那么长时间也没有异常...”毛主席又点起一根烟,吞吐了几口道:“只能这样了!”

1952年,是毛岸青头疾最严重的一段时间,当时他在北京的医院里休养数月无果,情绪不稳定时还吵着嚷着:“想妈妈,想回家...”

当时,全国土改工作正好推广到湖南江西一带,毛主席想让岸青高兴点有利于治病,便安排他悄悄回乡探亲。

那年毛岸平,即毛岸青的九叔公毛泽连之子,刚满8岁,听闻堂哥毛岸青回乡了,激动地鞋也没穿,就跑到韶山毛家祖宅等候。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毛岸平终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哒哒”的马蹄声,他放眼望去,看见堂哥岸青正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头戴八角帽,加速向祖宅方向驶来...

毛岸平激动极了,猛地一下跳上石头上,正准备朝堂哥挥手示意,结果手还没举起来,便吓得急忙往坎下冲...

“岸青哥一路骑马直奔韶山冲,在驶向韶山祖宅的时候,因为刹不住马,跟路对面迎过来运柴火的马车,撞在一起,直接翻到田沟里...”毛岸平回忆道。

当时,毛岸平冲到田埂边,看着堂哥“狼狈”的模样,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最终还是选择拉他一把,二人一起牵着马,溜达着来到祖宅门口。

在陪着堂哥参观完毛家祖宅之后,毛岸平又引着岸青去爷爷奶奶的坟前敬香。

末了又去拜访了一些在韶山冲扎根的亲戚,顺便还探望了毛岸平的奶奶,并从自己的积攒的工资中拿出200块,接济她老人家。

诚然,毛岸青对于韶山老家亲戚的记忆并不深刻,但因父亲左右强调:“你九叔公一家很困难,你回去后一定要代我探望他们一家...”久而久之,毛岸青也对九叔公一家老小积下了深厚的感情,故每次回乡一定要去岸平家中探望一番。

而年幼的毛岸平,也因为叔父和哥哥的长年照顾,将毛主席一家老小都当做自家屋里的人。

因此,1952年的那次见面,是毛岸平对毛岸青的记忆最深刻的一次,也是最难以忘怀的一次...

从那以后,毛岸平大概有近10年的时间没有见过毛岸青,因为岸青头疾发作,已经被毛主席送到苏联养病,直到1959年才回到国内。

1962年,是毛岸青从苏联回国的第三个年头,这年他在旅大与邵华结了婚。

婚后,毛主席主动要求,让岸青、邵华这对新婚夫妇回老家看看外婆,顺便去韶山探望下毛家亲友。

届时,18岁的毛岸平已辍学在家务农,与哥哥嫂嫂二人再一次相逢于韶山冲...

此后多年,毛岸青得到机会多次往返于北京与湖南,每次来到韶山都要在祖宅、滴水洞转一转,见一见乡亲父老,和与他一家感情深厚的九阿公一家。

1986年,毛岸青再一次回到韶山冲,已成家立业的毛岸平见到年近古稀的堂哥毛岸青,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酸楚。

他不再像几十年前那般,骑马风驰乡间,也没有精力挨家挨户拜访亲友,与父亲毛泽连交谈时,只坐上半个小时,便要搀扶着起来走动走动...

从那时起,毛岸平便知道堂哥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恐怕日后回乡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堂哥临走前,在韶山冲滴水洞的石壁上,用中俄两国语言写下来‘我酷爱韶山’5个大字”,毛岸平回忆道。

因为担心坊间肆意渲染用意,毛岸平又专门同记者同志保证道:“我绝对没有提示哥哥留字,这完全是他纯粹的感受,想给韶山亲民们留下点念想...”

果然,“字”不可轻易留,有些打算也不能提前做,自毛岸青题字回京后,又是十几年不得回乡,待堂弟毛岸平再见其时,已经是香港回归之年了...

久病匆忙离世,梦里寻根问家

1997年,是毛岸青最后一次回到韶山冲探望毛家亲属,那一年毛岸平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见堂哥一家三口,整整齐齐地出现在毛主席故居。

多年不见,已年过半百的毛岸平忍不住握着哥哥的手道:“你可算回来了,家里人都很挂念你...”

此时的毛岸青有些许驼背,松动的牙齿一张一合地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却只能抓着毛岸平的手道:“好,好...”

这一次,他真的老了,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他想要去村子里转一转,却发现旧时的老面孔已所剩无几,只有新添的孩童远远地盯着他,并深情地呼喊着:“欢迎岸青爷爷,爷爷来了...”

岸青感动至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虽然只回来过七八次,却始终能感受到老家亲人们的热情与拥护。

兴许是对自己身体状况有了深刻的自我认识,此次来到老宅,岸青主动要求要与自己早前的题字石壁合影留念。

岸平一路跟随在哥哥左右,带着他熟练地穿过韶山冲,来到滴水洞,而后又在毛家故居里参观一番,最后去爷爷奶奶的祖坟上拜了一圈,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到韶山宾馆,准备启程回京...

在毛岸青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常常因为左右不了头疾,而陷入昏睡之中,有时候他会在睡梦中呼喊妈妈,也会在醒来之后满脸泪水道:“哥哥又来找我了...”

邵华很无奈,她深知岸青一生的梦想都在湖南老家,却又因特殊身份而不敢过多为其破例。

偶有几次精神爽朗,想要为父亲母亲、哥哥写些什么,可一旦回想起往日的种种细节,脑子里的那个“小人”便会无端出来“作恶”,闹得岸青根本提不起笔来。

早前担任过毛岸青家庭秘书的章庭杰说:“岸青的生活很简单,平日里只看书读报,偶尔下下棋,有时候他会卧在躺椅上昏睡,醒来之后告诉我,他又看见哥哥了,哥哥叫他一起去散步...”

2006年末,毛岸青的健康指标,开始没有预兆地出现下跌趋势,组织上得知后,连忙将其送到北京301医院进行救治。

结果诊断:毛岸青因年老体衰,导致全身器官多处衰竭,并伴有多处并发症,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心脏病。

邵华很痛苦,却又无能为力,因为其本人也患有癌症,正在接受化疗,身心都饱受折磨。

为了能让母亲邵华稳住情绪,孩子们不让母亲为父亲守夜,只安排护工和儿子、儿媳,跟在病床前伺候。

2007年3月,病情已呈稳定趋势的毛岸青,突然爆发了心脏病,还来不及与家人道别便离开了人世...

3月23日晚,邵华打电话告诉远在湖南的堂弟毛岸平道:“岸青走了...”毛岸平顿时错愕不已。

“走得太突然了,我和乡亲们虽然都知道他身体不好,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毛岸平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谈到。

当问其是否准备启程前往北京送别时,毛岸平道:“去是肯定要去的,就凭我们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

第二天,毛岸平收拾好行李,先去韶山冲通知下相关单位,而后便带上全村亲友们的哀悼之情,登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

在途中,《潇湘日报》的记者频频联系毛岸平,想要获悉一些关于毛岸青家属的情况。

毛岸平道:“岸青哥去世,家里人都很悲痛,邵华将军身体不好,希望你们不要过多打扰他们一家,谢谢了...”

这一路上,毛岸平心里反复回想起邵华将军在电话中与他的谈话:“岸青生前很想你,很想回老家,还要我打电话来见你一面,谁知还没来得及...”

毛岸平难以平复心情,豆大的泪珠一颗一颗往下掉,在他看来,毛岸青的离世,不仅意味着一个承载着万千革命光辉的时代结束了,同时也让韶山人民彻底失去了鲜活的精神寄托...

2007年4月2日,毛岸青的遗体告别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届时,李敏、李讷、刘思齐等人面色哀伤,齐聚一堂。

毛岸平站在亲属列队中,看着毛岸青身着崭新的绿色军装,头戴八角帽,双目紧闭躺在鲜红的党旗之下,热泪再一次夺眶而出...

游魂终归故里,韶山已成追忆

“岸平,岸青生前最思念母亲杨开慧,你是知道的,我想满足他的生前心愿,将其骨灰的一半葬在湖南板仓,这事也请你回乡请示一下组织,并告知下韶山的亲人们”,邵华将军如是说。

毛岸平接连点头,一回乡就向韶山冲的村委会及家乡亲友们告知了此事,众人一致欢迎岸青“魂归故里”。

2008年6月,尚未等到组织完成分葬事宜的邵华,不幸离开人世,毛岸平和韶山冲的亲人们纷纷感慨道:“我们韶山冲又少了一个好媳妇...”

这年12月22日,毛岸青之子毛新宇,在杨开慧烈士陵园向世人庄严地宣告:“经过中央批准,毛岸青、邵华同志的骨灰于昨日迁至杨开慧烈士陵园,我终于完成了爸爸妈妈的心愿...”

犹记得1990年,毛岸青、邵华冒雨回到长沙为母亲杨开慧扫墓,那天岸青出了奇地想要在母亲的旧居签名本上签字。

只见他一语不发,拿出一支钢笔,抑扬顿挫地写下三个大字“杨岸青”,从那时起,邵华便获悉毛岸青的心意,而后更是将其遗愿托付给了儿子以及众多亲友共同实现。

毛岸平说:“毛主席一家是对我们最好的人,特别是毛岸青他是回家次数最多的一位,也是对我和父亲最好的一个...”

2019年,75岁的毛岸平也走了,韶山冲再也不见旧时客,如今肯登门造访的,大都是热爱旧人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