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在河南省固始县一所乡村小学的一间普通教室里,藏着科学教师张建涛的一个梦。教室门口的牌子给这个梦做了注脚:张广一小科技馆雏鹰科学实验室。就在几天前,张建涛用网上买来的材料组装成了一个无人机。无人机在学校操场上起飞的视频引来众多网友赞叹:“能动手的老师太少了,都这样上课,何愁孩子没上进心。”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乡村学校如何上好科学课,成为一道较为难解的题。除了经费不足、实验室硬件配备不够,还存在乡村科学教师普遍缺乏、教师课程力不足等原因。但方法总比问题多,有志者事竟成,张建涛用自己的经历给如何创新乡村学校科学课堂做了很好的示范,值得我们借鉴。
上出精彩的科学课,放飞农村娃的科学梦,科学教师要真心爱科学、爱孩子、爱课堂,将科学与生活相融合,课内与课外相衔接,勤于钻研、做好兴趣引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涵养科学探究精神。正如张建涛所言:“我不在乎他们能不能学会实验里的知识,我想做的就是点亮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
就地取材、巧妙设计,教师自制教具做科学实验,既破除了乡村学校科学实验材料匮乏的困境,又丰富了科学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师自制教具的行为本身,对学生而言也是一堂有价值的示范课,无形中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科学课焕然一新、妙趣横生,做到了真正接地气、开眼界。
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科学源自生活,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当现实条件不具备时,科学教师不妨转变观念、处处留心,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如细铁丝、易拉罐、饮料瓶等,以简单易行的方法,自己动手研制学具、教具、模型、实验器材等,使其成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兴趣。通过富有创意的教具,教师让学生经历一次有价值的探究和实践过程。通过精心设问、恰当引导等方式,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从而提升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实现科学教育的初衷。
自制教具并不难,难在打破理念或思想上的束缚。只要善于钻研、发现并长期坚持,就能取得教育成效。新闻报道中,科学实验室里的教具不是一天做完的,很多东西张建涛都收集了一年了,“小火箭”先后共有10个样本就是一个例证。自制教具之余,他还与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挫折、亮点与感想。正是不断推陈出新、升级迭代、经常分享,乡村学校的科学课才精彩纷呈,取得出彩的教育效果。学生沉醉其中,每每做实验时,眼里有一种光,这是只讲书本上的知识时看不到的。
其实,不只是科学课可以自制教具辅助教学,其他学科,如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也都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富有创意和地方特色的教具为乡村学校的课堂增色,激发乡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方位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最终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的出彩人生。
(作者系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24日第2版
作者:刘福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