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 明朝 唐朝 牌子 金牌

钱镠铁券:唐朝的免死金牌救了明朝的官,朱元璋:“这牌子太硬”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8 19:02:02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建昌知府钱用勤因任内税粮短缺被查而抄家治罪,钱用勤之子钱怞在这穷途末路之际,猛然忆起家中那块祖传的免死金牌,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情,抄起牌子便奔赴京城面圣。

让人没想到的是朱元璋还真接见了钱怞,更离奇的是他还真赦免了钱用勤的罪,发还所抄家财。那么为何会出现如此神奇之事,要知道朱元璋连自己颁发的免死金牌都不认,怎么会认这块几百年前的牌子呢,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这是钱镠铁券。

钱镠铁券

公元896年,彭城郡王钱镠奉诏平息了越州董昌叛乱,唐昭宗大喜过望,进封钱镠为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加检校太尉,中书令,再加一本金书铁券,上书钱镠本人可免九死,子孙可免三死,一般的罪请随意。

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钱镠铁卷铭文》

这就是本文主角钱镠铁券的由来,不过我们都知道当时的唐朝已经大厦将倾,风雨飘摇,这钱镠铁券的保质期按理来说也很有限,然而它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展开全文

钱镠塑像

钱镠成为吴越王后,铁券被存放在了宗庙内,就算后来钱镠之孙钱俶纳土归宋也没有将它带往汴京,毕竟此时的它已经成了一张没有实用价值的前朝荣誉证书了。

但宋朝的皇帝却对这面唐朝的免死金牌很感兴趣,先是宋太宗赵光义听说钱家有这么一件宝贝,便让人从临安钱氏祖庙中取来观赏,反复把玩后才赐还给了钱家,于是铁券就这样留在了汴京。之后的宋仁宗赵祯,宋神宗赵顼都曾经调阅过钱镠铁券。

后来金军南下,钱氏后人便举家迁往了浙江台州,并在那里定居,而铁券也再次回到了江南。

钱氏家族

南宋末年,元兵攻破台州,钱镠铁券在兵荒马乱中遗失,下落不明了,本来这个故事也到此为止了,然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六十年后一位渔夫在黄岩南泽库中打鱼时捞出了钱镠铁券,钱氏后人得知后马上出高价购回了这件祖传的宝贝。

转眼到了明朝,朱元璋为了表彰开国功臣,决定颁发免死金牌,但苦于没有样品,于是就调阅了钱镠铁券作参考。

没错,本文开头的故事已经是朱元璋第二次见到这件钱镠铁券了,至于朱元璋为何会认唐朝的免死金牌,一来也是敬重钱镠的忠心,顺带树立一下群臣榜样,再者也可能是为了证明明朝的正统性,毕竟那是唐朝的铁券,来路很正。当然还有可能是因为这是他发的那些免死金牌的模板。而这也是为何钱镠铁券这么硬核的原因。

钱用勤之子钱怞,字汝贤,一字士俊,自号嗜古,临海人。自幼性淡泊,读书善吟,得汉魏风味,著有《就正稿》。洪武二十四年,因都察院查勘其父在建昌知府任内的税粮,而抄家入籍。乃奉“金书铁券”至京,引奏唐皇赐券及先祖“纳土”之功德。朱元璋于奉天殿接见,下令有司发还全部田产家财。—《钱氏族谱》

李善长坐拥两张金牌也枉然

朱元璋看过的东西,朱棣不看说不过去,他也曾拿来观瞻了一番,到了清朝,十全老人必须雁过留痕,少不了赠诗一首,名曰《观钱镠铁券作歌》。

表忠观永祀钱塘,铁券却在台州藏。

久闻其名未睹物,秋卿同族今呈将。

铸铁如瓦勒金字,乾宁岁月犹存唐。

皇帝若曰咨尔镠,董昌僭伪为昏狂。

披攘凶渠定江表,祲清赢泰保余杭。

用锡金版永延祚,克保福贵荣宠长。

恕卿九死子三死,承我信誓钦毋忘。

徒观剥蚀字漫漶,铁犹如此人何方。

龙门致诮带砺誓,赵宋转眼为新王。

俊杰识时有弗较,善存桑梓功斯良。

其时铁券固不出,南迁后出方膻芗。

作歌装匣付珍弆,所嘉谢表撝谦光。

—《观钱镠铁券作歌》乾隆

在后来的岁月里,钱镠铁券依旧命运多舛,咸丰年间,为了避免战火损毁,钱氏族人将铁券放入了井底多年,光绪年间,铁券被盗,在钱氏族人的通力合作下才将其购回,1951年,钱氏后人将钱镠铁券捐献给了国家。

免死金牌

钱镠铁券的故事讲完了,但它的传奇却会一直流传,下面我们再来好好的认识一下它。

钱镠铁券长52厘米,宽29.8厘米,厚2.14厘米,重132两,上书金字铭文333字,铭文记录了唐昭宗对钱镠立下不世之功的赞美和对他及后人的厚赏。

作为现存最早的金书铁券实物,其历史文化价值非同凡响,其他的不谈,就单单引得这么多帝王纷纷调阅的魅力,加上其离奇曲折的命运,已经不愧为传世之宝。

跨越千年的铁券

尾声:

钱镠铁券作为唐朝的免死金牌,在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就使用过一次,而使用者竟然是视自家免死金牌如无物的朱元璋,不得不让人啧啧称奇,而这无疑是钱镠铁券的魅力体现。

如今的它静静地躺在国家博物馆中,坐看下一个千年。它向世人讲诉着钱镠不止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柔情,还有那传唱千古的赫赫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