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朋友们肯定都看过一部老电影《地雷战》,电影中的山东胶东地区的抗日军民,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发明创造了各式各样的地雷,并把地雷埋放在必经之路上,甚至连村庄里常人想不到的地方也都埋放了地雷,把敌人炸得晕头转向,有效的阻挡了日本鬼子和伪军的频繁扫荡,足见地雷可以在战争中发挥不小的作用。
其实在整个人类的战争史上,地雷已经出现了六百多年,尤其是最近的一百多年来,地雷更是大显威力。无论是包含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性大战,还是其他地区性的战争,处处都有地雷的身影。
然而与其他武器的战场时效性不同,有时候战争结束了,那些未被清理的地雷依然能让踏上它的人,瞬间拉回到“战场”上,无论踩中地雷的是军人还是平民,地雷都“一视同仁”,轻则肢体残缺,重则身亡殒命。
时至当下,每年会有1万5千到2万人,因地雷受伤或丧生,他们当中大多数还都是平民。以致于有人称地雷为地球的“毒瘤”,还有不少国家则发起了禁止使用地雷的条约,但事实上,包括美国、俄罗斯等国在内的一些拥有原子弹、氢弹的有核国家,都没有加入禁止使用地雷的条约,哪怕是他们已经拥有了威力巨大的核武器,依然不愿意放弃地雷。
那么核大国们为什么把地雷看得这么重要?本期内容,就简单地为您介绍一下,备受大国重视的地雷。
展开全文
提及地雷,有一位英雄的事迹应该被所有人铭记,他就是2019年被授予“时代楷模”、“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的解放军战士杜富国。
在失去双手和双眼前,杜富国是云南扫雷大队的一员,他曾出入雷场千余次,排除包括地雷等爆炸物2400枚。
2018年10月的一次排雷作业中,为了掩护身边的战友,他不幸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英雄的事迹提醒着人们,地雷其实并不遥远,只是有人挡在我们前面罢了。那么这些地雷从何而来呢?
我国的西南边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与越南长期进行过军事较量。为了防止敌人的偷袭渗透,我国在边境地区布下了大量的地雷,越南方面也针锋相对,双方因此进行了十多年的地雷战争。
西南边境东起广西北仑河口,西至云南江城县,纵深500米至4000米,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雷场多达560个。
雷场里不只有埋下的地雷,还有挂在树梢上,丢在石头缝里的各种手榴弹、炮弹等其他爆炸物,2018年夺去杜富国双手和双眼的就是一枚手榴弹。
1991年中越边境的军事较量结束后,当初布下的数以百万计的地雷却不会凭空消失,它们也成为了许多边境地方民众挥之不去的梦魇。其中位于云南省富宁县田蓬镇的沙仁寨,“87位村民被地雷炸得剩下78条腿”,而类似沙仁寨村民的遭遇在边境还有很多。
为了消除地雷之患,还边境老百姓以安宁,与越南结束对峙后,我国就开始进行长期且艰巨的扫雷工作,有关军区和云南与广西两省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的扫雷力量,英雄杜富国就是扫雷大军中的一员。
可能有人会想,地雷这么危险,我们当年为什么还要使用呢?这是迫不得已,如果不是为了对付某些狡猾的敌人,为保卫漫长的陆地国境线,没有人会这样做。
地雷最初是一种防御性武器,时至今日也依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御武器。大约在12世纪的宋朝,中国人在防御战争里发明了地雷。到了14世纪的明朝初年,中国人又发明了原理与现代地雷相似的地雷。
宋朝也好,明朝也罢,中国都是发明地雷的第一人。西方国家在15世纪也开始使用地雷,比中国要晚,但却后来居上,地雷的类型和威力实现突破,都是由西方人完成的。进入20世纪以来,武器技术上占据优势的西方军队,开始频繁使用地雷。
俄国人在1904年前后的日俄战争中,首次使用了制式化的防步兵地雷,德国人在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又发明使用了反坦克地雷。到了二战时期,地雷开始大规模应用于战争,在种类、数量和性能上都有了质的发展和提高。
但与其他一些高端武器相比,地雷依然实惠得多,它的造价低廉,便于制造和存储,战场上能有效的迟滞敌人的进攻,也能给敌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我国抗日军民发明的地雷战就是最好的例证。
所以二战之后的地区性战争中,地雷几乎成了战场标配,对于参战国军队来说,简便的地雷能带来高性价的收效,因为一颗地雷有时就能让敌人一辆坦克报废,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当地的游击队多次使用地雷,给苏军的机械化部队造成巨大杀伤。
1991年伊拉克对抗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时,也曾大量使用地雷。
但地雷一旦埋下去,除非主动清除,否则接下来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内,它都将构成巨大威胁。
2000年前后,联合国对当时深受地雷威胁的国家做了一个估计,约有超过6千万至7千万地雷还埋在地下,其中阿富汗、安哥拉、柬埔寨等长期经受战乱动荡的国家,占到了总地雷数的一半左右。
这里尤其要说的是不太出名的非洲国家安哥拉,它曾陷入过长达27年的内战,从1975年一直打到2002年,内战期间,交战各方共布下了1千万到1千5百万枚地雷,战争结束时安哥拉全国的人口也只有1200万左右,(注:2019年人口为3180万)但遗留的地雷数量却够人手一枚,全国每236人中就有一个人因地雷而致残。
因此打完内战后的安哥拉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去排雷,到2019年,虽然当地已经完成了2千多个雷区的排雷工作,但依然有1200个雷区需要处理,以致于外国来安哥拉投资修铁路时,得先排地雷才行。
地雷如此让人伤脑筋,该如何解决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开始对地雷的使用作出限制,形成了一份于1983年起生效的“地雷议定书”。
到了1993年,联合国又开始对它进行了修订,并在1996年获得通过,新的“地雷议定书”继续加强对使用地雷的限制。
这些限制包括地雷必须可以被探测,地雷应当具有自毁和自动失效的装置,如果是长久的地雷,必须埋在有明显标记的特定雷场等等。一些深受地雷困扰的国家,比如阿富汗、柬埔寨,对上述限制并不满意,它们要求全面禁止、销毁地雷。
于是1996年10月,56个国家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发表了《渥太华宣言》,要求签署全球性的强制禁止地雷条约。
接下来的一年多内,许多国家又开了几次会议,最终达成了一份《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注:地雷有对人和对交通工具之分,区别在于触发地雷爆炸的重量不同,该公约禁止的是对人的地雷)1997年12月,有121个国家的外长和代表在公约上签了字。
联合国还专门建造名为“断椅”的雕塑,以象征被地雷夺去的人类肢体。但当时包括美国、俄罗斯等国在内的国家都没有在公约上签字,到2020年时,有164个国家加入了该公约,不过美国、俄罗斯、印度等三十多个国家依然未在其中。
那么这些国家为什么不愿意禁止地雷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国家安全需要。如同涉及核武器的有关条约那样,可以不扩散,但是不能全面禁止。地雷也是如此,可以限制使用,但是不能全面禁止。
包括美国、俄罗斯、印度、以色列等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有的国家陆地疆域辽阔,国土防御较为困难,有的国家与周边国家时不时还发生冲突,有安全自卫的迫切需要。
正如同一份讲话里提及的那样,地雷是一种有效的自卫手段,在找到杀伤人员地雷的替代办法以前,需要以此来构成安全防御。
走在世界军事第一的美国,时至今日依然在研发各种新型的地雷,并且出口动荡地区,有的地雷配备了红外感应系统,哪怕是不踩上去,只要被系统感应到也能引爆,还有的地雷甚至已经可以打直升飞机了。
像这样的国家都不行动起来,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又从何而来呢?
内容来源:
徐鹏飞:《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视野中的地雷问题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方舢:《与地雷的漫长告别》,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潘金宽:《美军智能地雷的发展现状》,《国防科技工业》2020年第3期
张宪席:《:抗战的中国精神与中国智慧》,《电影文学》2019年第12期
王孔祥:《国际禁止地雷运动中的非政府组织》,《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