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其形、闻其香、品其味。”3月12日下午,江苏省第三届“好吃苏米”品鉴大赛在南京举办,来自全省84家大米企业参加了此次品鉴大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教授等7名专家以及消费者代表在现场共同对参选大米进行了品鉴,南京市公证处的公证员也对整个大赛过程进行了全程公证。
在品鉴大赛现场,工作人员将一份份参评的大米蒸煮好之后,装盛在盘中供品鉴组代表品尝打分。江苏省粮油质量监测中心主任黄熙荣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所有参评大米的成绩由人工品鉴和仪器检验组成,两者得分的平均分作为参评样品的最终得分。
展开全文
黄熙荣表示,现场品鉴的米饭制作从称米、洗米、泡米到蒸煮、松饭、装饭,每一个流程环节都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执行,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不允许使用有明显气味的化妆品,更不允许使用香水和护手霜。
伴随着参选大米的出锅,整个品鉴现场充满了米饭独有的香味。参加评选的评委包含7名业内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以及10位市民组成的消费者代表组。两组人员同时品鉴,专家组的评分占70%,消费者代表组评分占30%。
每一位评委们在拿到样品后,要做到一看、二闻、三尝:首先要观察米饭的形状和颜色,及米饭的光泽度和饭粒的完整性。其次要闻出米饭散发出来的气味,根据香气判断比对。最后是品尝,通过牙齿、舌头等感觉器官仔细品尝米饭的黏性、弹性和软硬度。品鉴期间,扬子晚报记者发现每一位评委在品尝完一份样品之后,都要用水漱一下口,然后再去品尝下一份,以保证每一份样品的精确性。
本次品鉴大赛的最终成绩将于13日召开的“水韵苏米”品牌建设推进会上公布。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全省“水韵苏米”核心企业的生产基地达220万亩,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以上,推动全省优质优价收购粮食3205万吨,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种植面积1800万亩以上,优质品率增长30%以上。“水韵苏米”品牌已连续四年获中国粮油榜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
通讯员 叶静 仇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裴睿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