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头条#
曾几何时,寒冬腊月,广袤的海安农村大地上,一排排、一行行农家住宅区范围内,有着这样的一道风景:一家紧挨着一家,依次可见屋顶炊烟袅袅,屋外烟雾缭绕,屋内热气腾腾,大人忙得不亦乐乎,小孩乐得蹦蹦跳跳。
原来,这是家家户户都在轮流蒸馒头、拉酵条。
所谓蒸馒头、拉酵条,就是把蒸笼“请”回家中,邀约一两个邻舍或亲戚前来搭手帮忙。
蒸馒头、拉酵条是一个集系统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活儿,系统性是指“约、扫、洗、修、磨、晒”六个方面,即:到有蒸笼的主人家进行日子预约;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将蒸馒头、拉酵条所需使用的洗脸盆、龙钵、荷花缸、桌台等洗得干干净净;将炉膛内镗泥,炉链儿更换,灶台平时不怎么使用的大铁锅口一周也要检查修理一遍,看有无漏气漏热的地方;到粮食加工部加工机磨小麦面粉;备足燃料,放在太阳下晒干。
技术性是指“接、和、扒、翻、揣”五道工序。即:用年头储存的已经融化的雪水,俗称“腊水”,烧开晾成温水后“接酵”;将陈年老酵饼泡在碗里,每天定时看酵水发酵的程度,添加面粉或者米粥,用沸水将荷花缸内壁温过几遍后,倒入陈年老酵,再将小麦面倒入拌和;要确保不稀不稠,壮劳力张开五指,将已经和好老酵水的面,费力地由四周向中间反复扒翻已经黏合成一体的酵水面,然后不停地用双拳使劲地揣。
酵面揣好后,盖上笸篮,覆上大棉被,四周铺满厚厚的稻草保温。四五个小时后,酵面“涨”到接近缸口,面上看到密密麻麻呈黄豆大小的“麻塘儿”,就到了该上笼锅的时候了。
蒸馒头、拉酵条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事项,就是接水和泼水。所谓接水,就是在“笼锅”一周铺平“仄葽”(音zeyao,即将稻草编成女人的辫子状),一根厚厚的橡胶管,一头抵到仄葽靠灶台旁边的“备锅”锅底,另一头横着穿过仄葽,抵到“笼锅”锅底,接上水后,“备锅”里的水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吸到因沸腾而致水位下降的“笼锅”里,然后定时往“备锅”里添水;所谓泼水,就是指不时要用水瓢儿,向屋上烟囱四周和下风范围内泼水,防止烟囱口飘出的火星点燃屋顶。
酵条开始加工的过程,是一个分工明确、全员兴奋的过程。
长者在锅灶膛口,一边拉风箱,一边往灶膛添置燃料。壮劳力从荷花缸里取一小块酵面,捏成饼状,放置留作次年“接酵”,然后弯下腰来,用刀麻利地切出一批蒸笼所需的酵面,捧到案台旁边的龙钵里,向里面洒上半小碗泡制的石碱水,然后再使劲扒、翻,用拳头揣。
这时候,帮工开始忙开了,切出一块酵面,双手在案台上搓几下,然后拎起两头,拉得比蒸笼内长稍短些,轻放在笼布上。
一层蒸笼5条酵条或30只馒头做完,盖到“笼锅”上面的汽板上,上面加盖笼顶,10层蒸笼都拉好酵条、包好馒头后,在笼顶上撒一小把茶叶和大米,放置一把高粱把儿,据说茶叶和米是为了封住小孩的“无忌”之口,高粱把儿则是为了辟邪。
蒸笼上锅,就需要火攻了。这时风箱“呼呼”来劲儿,馒头、酵条蒸熟的时间,一般在四十分钟左右,待蒸汽到达笼顶,然后再往下回钻到最底一层,这批馒头、酵条就算完全蒸熟。
这时,风箱停拉,炉膛口清理出安全隔离带,所有人员一齐配合“拉笼”。先从最下面一层开始,递给旁边等候的下手,馒头、酵条被从笼布一角掀起,翻放到芦苇扼成的箔子上晾。晾上一刻钟后,将馒头、酵条拾掇到屋外冷晾,屋内继续包馒头、拉酵条。
蒸拉结束后,将笼布洗净,随同蒸笼放到门外,用作下家“接笼”。“接笼”很有讲究,需要放10只馒头在笼里,叫做“压笼”,下家亦是如此。这时候,还需要放两条酵条在蒸笼里,算作蒸笼租金。
如今,那种曾经“家家户户蒸馒头拉酵条”的热闹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再也吃不出那种腊味儿和劲道。
来源:海安日报2021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