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遇事自己扛,受伤了躲在角落独自舔舐伤口的孩子,知道自己不但不会被父母接纳,反而会遭受父母的责骂。
小秦是我们咨询中心的行政助理,上周做了爸爸。他把自己怀抱婴儿的照片发在微信群里,大家都为他高兴,纷纷祝贺。
“小秦会是一个好爸爸吗?”
这两天,大家都在议论这个话题。说心里话,我也担心他不称职,因为他的童年太不幸了。
小秦确实是受了惊吓
但惊吓他的不是差点走失
而是被父母嫌弃
小秦出生在苏北一座小县城,父母都是基层公务员,家里经济条件尚可。小秦是独生子,因为身高偏矮,学习成绩也不拔尖儿,总是不被父母待见。
小秦8岁那年暑假,父母带他出门旅游。第一次坐在高高的大巴车上,第一次看到微山湖一望无际的水面,小秦格外兴奋。尽管爸爸一再警告他别乱跑,他还是忍不住上蹿下跳。
返程途中,大巴车进了服务区。见父母都在睡觉,小秦独自去了厕所。等他出来,大巴车已经开走了。他急得大哭,但马上冷静下来,想起爸爸的叮嘱:走丢了就在原地等,找穿制服的大人求助。于是,他找到服务区的警务室,报上了父母的手机号码。
小秦的父母被警察的电话叫醒,这才发现小秦不见了。大巴车在高速公路上不能掉头,警察只好驾车追赶,把小秦送还给父母。
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小秦跳下警车,朝不远处的旅游大巴车跑去。他远远看到爸爸站在车门口朝他招手,于是加快脚步,扑向爸爸的怀抱。没想到,小秦没有被抱住,而是被爸爸重重地打了两记耳光,脸上火辣辣地疼。
爸爸重重打了他两记耳光,随即破口大骂:“你这个不争气的孩子!谁让你私自下车的?看你给大家添了多大的麻烦!咋不让人贩子把你拐走呢……”
小秦被吓呆了,大脑一片空白,听不清爸爸还骂了什么,只记得爸爸面部表情十分狰狞。游客们纷纷上前劝解,说些“孩子回来了,没事就好”之类的话,但爸爸不依不饶,显然是没有打够骂够。小秦感觉很丢人,更令他伤心的是,妈妈就站在旁边,却没有上前保护他。
展开全文
当晚在旅馆里,小秦高热不退、噩梦连连。医生说,小秦发热是因为差点走失,受了惊吓。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小秦确实是受了惊吓,但惊吓他的不是差点走失,而是被父母嫌弃。
小秦刚来咨询中心实习的时候,说起这事仍十分委屈。同事们劝他,父母也不容易,差点弄丢孩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场惊吓,要多理解。
小秦怅然摇头:“人们总说,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我从来不信。”
从小到大,小秦每次生病都要被父母骂,不是指责他不注意身体,就是埋怨他治病花了冤枉钱。碰上父母心情不好,小秦还会听到“你怎么不去死”之类的狠话。
小秦向父母要钱买学习资料,永远是战战兢兢的。因为无论理由多么正当,父母都要骂他乱花钱,比如“你要是上课认真听讲,就不用花钱买这么多学习资料了”。
最让小秦耿耿于怀的,是他上小学四年级时的那次打架事件。
那天,小秦的爸爸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让他到学校协助处理孩子打架的事。他怒气冲冲地赶到学校,见了小秦就劈头盖脸一顿暴打。
“他不是用巴掌打我耳光,而是用拳头使劲砸我的头。”小秦回忆,“两个女老师根本拦不住他。要不是体育老师跑过来从后面抱住他,我可能会被他打死。真的,那次他真的疯了!”
情绪平复后,老师告诉小秦的爸爸,小秦没有犯错,他多次被同学霸凌,从来不敢还手,也不敢告发,是旁观者抱打不平才向老师举报的。
小秦的爸爸愣了一下,这才知道冤枉了儿子。但他没有道歉,而是再次瞪圆了眼睛:“多次被欺负?为什么不告诉老师?你这个窝囊废!”
从那以后,小秦确信父母不爱他,他必须学会独立,遇事自己扛,不能指望父母的保护和支持。
高考时,小秦故意报考离家很远的学校。毕业后到上海工作,虽然离家不算远,但平时很少与家人联系,节假日也不回家探亲,就像一个孤儿。
父母需要具备良好的“容器功能”
承载外界传递过来的焦虑
并将焦虑先行处理、消化
然后以积极、正面的形式
翻译给孩子听
我和两位心理咨询师私下聊到小秦的心理状况,一致认为,小秦不是孤儿,却是“心理上的孤儿”。
孩子受到惊吓、受了委屈,会本能地向父母寻求帮助和安慰,这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受伤的时候,理应给予关心和安慰,接纳、理解孩子。那些遇事自己扛,受伤了躲在角落独自舔舐伤口的孩子,是因为他们不但不被父母接纳,反而遭受了父母的责骂。
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孩子会越来越沉默,亲子关系会越来越冷漠,即便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孩子也会感觉孤单,慢慢变成“心理上的孤儿”。
小秦曾向我抱怨:“同样是父母,为什么别人的父母对孩子慈爱有加,而我的父母要嫌弃我呢?”
我告诉他,世界上有一类父母,因为存在某种心理障碍,无法拥有正常的共情能力,无法从容地享受生活,总是感到无力、羞耻。如果这种糟糕的感觉是由孩子引发的,那么,父母的第一反应就不是解决孩子面临的麻烦,而是直接解决孩子。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是唯一可以控制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类父母丧失了作为父母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容器功能”。
所谓“容器”,是英国心理学家威尔弗雷德•比昂的一个比喻。比昂认为,当外界的危机可能对孩子造成较大冲击时,父母需要具备良好的“容器功能”,承载外界传递过来的焦虑,并将焦虑先行处理、消化,然后以积极、正面的形式翻译给孩子听。“容器”不是物品,而是父母容纳、消化和置换孩子危机、焦虑的过程。
比如,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里,孩子从睡梦中惊醒,被吓得哇哇大哭。
爸爸见状,马上把孩子搂入怀中,安慰道:“外面下雨了,刚才轰隆隆的声音是在打雷。你有点害怕是吗?没事的,有爸爸在,你在屋里是安全的。来,爸爸帮你捂住耳朵吧。”这样,尽管外面雷声不断,孩子也可以很快就安静地睡着了。
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充当了“容器”,接纳了孩子的危机感和焦虑感,客观地说明事实,并将孩子的情绪命名为“害怕”,接着转换积极的语言和动作,告诉孩子“你是安全的”,又通过捂耳朵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完美地行使了父母的“容器功能”。
反之,如果爸爸斥责孩子“有什么好怕的,不就是打雷嘛”,或嘲笑孩子“胆小鬼,打雷都怕,以后还怎么活”,或吓唬孩子“不许哭,再哭就把你扔出去”,就是不接纳孩子,孩子就会失去安全感。如果父母的不接纳重复多次,孩子就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甚至会仇恨父母。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第一时间看到的不是孩子的遭遇和感受,而是自身被激发的焦虑、愤怒和无力感,这让父母恐惧,所以要通过攻击孩子来缓解;换言之,孩子成了容纳父母负面情绪的“容器”。
但是,孩子心智尚未成熟,无力消化、置换父母的焦虑和恐惧,只能用“遇事自己扛”这种貌似坚硬的外壳包裹住自己,习惯性地压抑自己。这是孩子自我保护的本能,也是心理不健康的开始。
从小不被父母接纳的孩子
尽管告诉自己要“遇事自己扛”
但总感觉自己不配得到别人的善待
表现得特别自卑
小秦刚来咨询中心上班的时候,处处谨小慎微。他做事勤快,但无论多简单的事都要再三请示,唯恐做错了,让大家感觉他特别不自信。
一天,下班时突降暴雨,小秦没有带伞,望着窗外发愁。我顺路开车送他回公寓。一路上,他至少向我表达了十次感谢。
最让人尴尬的一件事,发生在四五年前的元旦酒会上。咨询中心的一位副主任热情地给小秦夹菜,小秦居然腾地站起来,连声表示不敢当。大家都愣住了,感觉小秦的反应有点不正常。
在我看来,这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从小不被父母接纳的孩子,尽管告诉自己要“遇事自己扛”,但总感觉自己不配得到别人的善待,表现得特别自卑。
工作以后,小秦刻意不与父母联系。同事发现,小秦跑到屋外接父母的电话,语气冷漠、厌烦、敷衍,总是以工作忙为由,拒绝回乡探亲。父母在电话里情绪激动,小秦则波澜不惊地挂断电话,回到办公室,马上与同事谈笑风生。
去年春天,咨询中心组织团建活动,小秦不慎崴了脚,脚踝骨裂,需要卧床静养。同事们认为这是一个亲子和解的好机会,于是偷偷联系小秦的父母,请他们来上海照顾小秦。
父母急急忙忙地赶来了,只待了三天,就被小秦轰回了老家。小秦黯然地对同事说:“世界上有些事是改变不了的,越努力去改变越受伤。”
小秦的婚礼上,大家没有看到小秦的父母。
我曾与小秦比较正式地谈过孝道,委婉地提醒他,大多数父母是普通百姓,对生活和命运没有掌控感,难免胆小怕事。而且,他们可能就是这样被养大的,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做父母。所以,要胸怀宽广,与父母和解,毕竟血浓于水。
小秦感谢我的忠告,坦言:“您放心,法律规定的赡养义务,我保证做到。我现在每月向父母转账1000元,就是给他们的赡养费。不过,共同生活还是算了吧。”
我没有理由要求小秦做得更好,更不希望他被道德绑架,违心地去做孝子。于是,我笑问:“那么,你会是一个好爸爸吗?”
小秦突然严肃起来,用表决心的口气回答:“请相信,我一定做儿子的好‘容器’!替他遮风挡雨,绝不让他遇事自己扛。”
END
作者:晓林
编辑:陈彤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