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 鲁迅 丹青 中国 获奖

“当代鲁迅”陈丹青:莫言获奖靠的不是作品,而是中国越来越强大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3 05:35:03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人生有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这是莫言奉为金科律例的一句话,也是他对人生态度。

自从成为了作为唯一一个以中国公民身份突破诺贝尔文学奖0纪录之人以后,莫言还是如此坦然吗?他的作品当真值得推敲吗?

关于作品,陈丹青直言:

“莫言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靠的并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中国越来越强大。”

陈丹青他为什么敢这样说呢?

01 陈丹青的故事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真正见过陈丹青的样子,但是他的名字应该没有几个人会陌生吧?

他是当代的作家,更是一名非常有名气的画家。但是真正让他出名的其实是他的语言,他讲话十分尖锐,很多问题都可以在他那里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有很多人评价他为“当代鲁迅”。

展开全文

陈丹青的一生也很有意思,他的故事是从1953年开始的。

陈丹青是在上海出生的,父亲是一个文化素养很高的人,家里有很多的藏书和画作。

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对画画痴迷。

1978年,他拥有了人生第1次可以有转角的机会——高考,但是他在考场上却把英语这门课得了0分,还在英语试卷上写着:“我是知青,没上过学,不会英语”。

可是,即使是这样,他还是考上了大学,还考上了中央美院油画研究生班。

很多人都觉得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可能是靠走后门或者是被破格录取,但其实完全是时代成全。

1978年,是全国高考恢复的一年,这一年英语是不计入总分的。

2007年,他凭借一幅作品卖出1,200万高价,惊呆了所有人,与此同时,他又以另一幅作品3,200万的天价打破之前1,200万的高价,让很多艺术家为之拍手称庆。

从那以后,他便在艺术创造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其实比起莫言来说,陈丹青的作品无论是在受欢迎程度还是文笔方面综合考量,都不如莫言,但他能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说出这样的评语,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02 莫言的经历

同陈丹青小时候的生活相比,莫言则是悲惨许多,他是从苦难当中生出来的孩子,尝尽了人生百态,才找到了写作之路。

在莫言的印象当中,最深刻的事情就是被饥饿笼罩了整个童年,他儿时最常干的事情就是和母亲一起去山头找吃的。

后来,莫言慢慢长大,他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是,莫言家中的家庭情况太差了,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业,被迫来到农田里去干农活。刚开始干农活的时候,因为不熟悉相关操作,所以常常饿肚子。

在莫言的成长过程当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当年母亲带着他一块去麦穗里找吃的,他们被一帮年轻人抓住。这一群人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直接一拳把母亲撂倒在地。年幼的他没有办法保护母亲,只能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母亲挨打。

这一幕冲刷着他幼小的心灵,为他以后写作打下了基础。

当生活条件慢慢转好之后,莫言选择了当兵,在参军过程当中他当上了图书管理员。

4年的图书管理员生涯让他意识到了学习的可贵之处,为他的文学积累打下了重要基础。

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让我们可以在莫言的作品当中看到旧中国时期——时代的阴暗腐朽以及人们的痛苦。

03 国内文学论坛的评价

莫言在没有得奖之前他的名气并不大,很多人都是在他得奖之后才认识了他。因此在国内文学论坛里面有很多人和陈丹青的想法类似,他们都觉得莫言是没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莫言的作品无论从文笔整体质量还是构思逻辑以及寓意意境方面,都没有达到很高的层次。”

这是很多文学作者无法接受的一点。

如果把他的作品与鲁迅先生、老舍先生等人作品加以对比,会发现他们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此外,莫言的作品在内容、书名以及思想意境方面也很难让他们接受。

从思想意境来说,莫言的作品被称作“魔幻现实主义”。、这样的题材非常对西方人的胃口,他们就喜欢这样一种“能够揭露社会弊端,抨击黑暗现实”题材的作品,但是这就意味着他所创作的作品和国内其他的一些文学大家所创作的作品,表达的意境截然不同,他没有把那些好的方面发表出来,不够正能量。

从内容方面来说,莫言在作品当中,所描绘的世界大多数都是中国在旧社会时期的不好的一面,给西方评委描述的全部都是旧时期旧中国的面貌。对于现在这份繁荣快乐和睦,只字不提,实乃有些过分。

从书名方面来讲,虽然《丰乳肥臀》这部作品是莫言写给自己去世母亲的书,但是单看这书的名字是不是觉得有一丝狂野,甚至让人觉得有着羞耻?

本书在还没有被诺贝尔文学奖喜爱之前,曾因为立意过高、直白情节过重让很多传统的文学家无法接受。

其实,大多数人的想法就是觉得身为中国人为什么非要做出一副故意迎合之态呢?这是一种以西方姿态写中国人故事的状况,是在迎合西方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04 是对是错

“通过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的故事与历史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的乡土情怀、历史结构都可以给人深刻思考。”

这是莫言在获奖之后,评委会给出的表彰,但是这样的表彰,实在无法让很多人去接受。

陈丹青对这件事情的可能有些过于主观而忽略了莫言,在早期的时候,陈丹青在莫言还没有获奖之前就曾经预言过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这一次得主可能不会是大师,也达不到这一个水平。”

要知道诺贝尔文学奖与其他领域的奖项是一样的,都是证明一个人在这个领域上作出的贡献和影响力是很高的。那么陈丹青为什么会这样预言呢?其实这一切与他评价莫言的话相关。对此,陈丹青回复道:

“从诺贝尔文学奖举行开始到现在,已经有整整100年的时光了。但是这一个世纪以来,你看到几个中国人得奖了呢?或许是策略又或许是妥协,现在他终于愿意给中国人颁一个奖项了,需要给中国一个脸面了。所以莫言获奖,在很大层次上来看,是诺贝尔文学奖给中国的一个脸面。”

这句话看起来没什么毛病,但其实在他内心深处是觉得这一次组委会就是给中国放水了。

因为他从来没有看过莫言的作品,所以他对他相关的写作水平以及作品水准都无法作出评价,更没有提出什么质疑,他在质疑的是获奖与作品质量的关系。

他认为这个人其实可以是莫言也可以不是,他最重要的是这个奖要颁给一个中国人。综上来看,他就是觉得这是一场政治博弈所想要的局面。

要知道陈丹青和莫言属于同一时代之人,但经历却不甚相同,吃苦吃惯了的人和从小养尊处优的人,他们对一个事物的看法会一样吗?因为陈丹青的法子在某些时候并不够全面。

如果莫言作品本身来说不符合诺贝尔文学奖的要求,那他这一次肯定不会得奖。如果一个作者能够被非汉语系的评委所认可,那基本上他的作品基本要符合两点要求:

其一,与西方整体审美方针一致。这主要看作品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技巧,另一方面是思想境界。

或许莫言在写作手法方面并没有运用多么优质的技巧,但是在思想方面基本上是符合一个西方人对于东方国家某些东西的看法。他的作品之所以被称作魔幻主义,也正是因为他的思想境界可以让一个西方人看到不一样的东方状态。

其二,作品的翻译水准高超。要知道现在有很多中文字是无法用英文字来进行转换的,大多数的中文含蓄晦涩的居多,但是莫言却可以让自己的作品被组委会认可,证明他已经完美地掌握了两种语言进行转换的技巧。

由此看来,陈丹青语言有些犀利。在对一件事物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整体去了解这个事物整体的状况。在对莫言的获奖进行评论之前,也应该好好去研读一下他的作品,看出他能够获奖的原因,然后再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毕竟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一般人就可以获得的,大多数是需要作者本身拥有天赋的。

此外,莫言的风格其实并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他的经历给他的灵感。陈丹青的评语在很大程度上是肯定了诺贝尔文学奖与国家的必然联系,但其实,诺贝尔文学奖是不分国界的。